再和十首(其八)

天为多才故欲禁,府门摧落涨江深。

鼎新翠壁排精铁,涌出飞楼直百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再和十首》中的第八首。苏辙,字子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兄长苏轼并称“苏氏兄弟”,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首句“天为多才故欲禁”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情感,暗示天意的巧妙安排,为后文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基调。接下来,“府门摧落涨江深”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因某种原因而急剧上涨,仿佛府门被摧毁一般,展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感。

紧接着,“鼎新翠壁排精铁”一句,将翠绿的山壁比作排列整齐的精铁,不仅展现了山壁的壮观,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坚韧与力量。最后,“涌出飞楼直百金”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飞楼,其价值被比喻为“百金”,既突出了建筑的雄伟,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渴望。苏辙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再和十首(其九)

楼上青山绕四垂,画桥百步引朱扉。

落成当与公同上,一看长江白练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再和十首(其十)

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

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积雨二首(其二)

微阳力尚浅,未解破重阴。

云气山川满,江流日夜深。

冻牙生滞穗,馀润及重衾。

泥泞沉车毂,农输绝苦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其二)

饼杂松黄二月天,盘敲松子早霜寒。

山家一物都无弃,狼籍乾花最后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