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十六)

仓海君何人,家能畜力士。

金椎误中时,秦王魄已褫。

报雠虽未成,天下兵以起。

功为陈项先,豪俊闻皆喜。

贼在下邳中,无人言孺子。

从容得步游,任侠惊闾里。

老人教强忍,命之下取履。

岂有王者师,而为血气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此诗《咏古(其十六)》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仓海君”的人物,他拥有家臣力士,行事不凡。诗中通过“金椎误中时,秦王魄已褫”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了仓海君与秦王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其勇猛与智谋。

接着,“报雠虽未成,天下兵以起”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仓海君虽未能完成复仇之志,却因他的行动引发了天下的战争,体现了其影响力之大。随后,“功为陈项先,豪俊闻皆喜”则赞扬了仓海君在历史上的功绩,以及他受到豪杰们的欢迎和赞赏。

“贼在下邳中,无人言孺子”这一句,可能暗指仓海君在面对敌人时的冷静与策略,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身边人的保护与关爱。接下来,“从容得步游,任侠惊闾里”描述了仓海君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侠义精神,以及这种行为对周围社会产生的震撼效果。

最后,“老人教强忍,命之下取履”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展现了仓海君的智慧与耐心,以及他对待他人时的尊重与理解。“岂有王者师,而为血气使”则表达了诗人对仓海君超越常人、具有深邃思想的赞美,认为他并非仅仅依靠冲动行事,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思考与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仓海君这一虚构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非凡的勇气、智慧、仁慈与深思熟虑,以及在历史舞台上的影响力,同时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颂扬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十七)

不忍杀沛公,使之得天下。

英雄有至情,难忘妾与马。

亡我实繇天,知命乃无假。

慷慨泣数行,实为红颜者。

王霸如浮云,功名羞苟且。

仓皇垓下歌,直可继骚雅。

斯是国殇篇,三军和者寡。

悲风起帐中,杀气横原野。

河汉惨无光,痛饮过三斝。

自刎报父兄,江东泪同洒。

善败能从容,功亦在区夏。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咏古(其十八)

荥阳诸女子,功与纪信似。

夜出冒楚围,披甲为战士。

楚军似刈刍,血流作渠水。

君王既无兵,妇女相驱使。

幸有三千人,可以代披靡。

楚军虽受欺,流涕亦不止。

妾命甘如尘,得无大王耻。

自古战争中,国殇宁有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古(其十九)

淮阴不悖汉,忠信天下知。

可惜智绝人,乃为儿女欺。

当帝至楚时,淮阴能识几。

相携钟离昧,逃于东海湄。

弃王如敝屣,神龙不受羁。

远追范大夫,近为留侯师。

岂非明哲者,超然有道姿。

形式: 古风

咏古(其二十)

汉帝亦多情,酒酣思猛士。

悽悲大风歌,辞与招魂似。

韩彭皆已亡,慷慨不可止。

泣下为淮阴,非是悲游子。

刻薄钟室诛,终古帝王耻。

忍以英雄人,以与儿女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