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十六叔父朝散(其一)

惨淡鱼山路,公归膺获麟。

车送逾千两,人哀备百身。

伤心蒿里夜,挥泪竹林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凄凉的鱼山路,他归来时像捕获麒麟。
用车辆装载超过千两重的财物,人们悲痛欲绝如同丧失百条生命。
在蒿草丛生的夜晚令人伤心,春天的竹林中洒下泪水。

注释

惨淡:形容景象凄凉、暗淡。
鱼山:地名,可能象征艰辛或不祥之地。
膺获麟:比喻得到极珍贵的东西,此处指公归时的荣耀。
逾千两:超过一千两黄金,形容财富丰厚。
百身:极言其多,此处形容人们的悲痛程度。
蒿里夜:指墓地或阴暗的夜晚,象征悲伤的环境。
竹林春:春天的竹林,与上句的蒿里夜形成对比,更显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的悲伤情景。"惨淡鱼山路,公归膺获麟"表达了送别时的凄凉气氛,以及对亲人安全返回的祝愿。"车送逾千两,人哀备百身"则写出了送行者众多,每个人都充满了哀伤的情感。

诗中的"伤心蒿里夜,挥泪竹林春"更是表达了深夜中独自悲伤,以及到了春天依然难抑的泪水。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场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诗人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如"鱼山路"、"膺获麟"、"蒿里夜"和"竹林春"等,将送别时的悲伤与自然景物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深切而哀愁的情感氛围。通过这样的手法,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离别带来的无尽哀伤。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挽蔡晋如

南部清笳咽,东门素旐飞。

如何一老汉,不及二疏归。

宇宙那复见,死生从此违。

吾年未四十,已叹故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效古别昭德群从

千载一相逢,相见无浃旬。

一生能几别,且复无此身。

昔别尚可惜,此别重惜之。

两髀跨鞍马,非复少壮时。

他人怪康强,自觉筋力衰。

所苦气如缕,所忧命如丝。

死生亦大矣,而乃常别离。

人生一月间,得笑无六七。

朝为众狙喜,莫作枯鱼泣。

已矣泉下人,优哉冢中骨。

形式: 古风

留别江子之

尽室飘零去上都,试于溱洧卜幽居。

不从刺史求彭泽,敢向君王乞镜湖。

平日甚豪今潦倒,少年最乐晚崎岖。

故人鼎贵甘相绝,别后君须寄一书。

形式: 七言律诗

积善堂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昭钟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

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

晚惟道武揽英雄,辽东之晁同兴起。

世封颍川刺济州,子孙婵媛冠剑伟。

唐有贤良如汉初,名动集贤为学士。

是时海内图书家,一晁未议张与李。

忠实文华入本朝,三祖百孙同一体。

中祖颍川袭远封,东祖西祖复于济。

自从决策罢兵来,平进不厌百寮底。

即今门户益衰微,揽古怀今情曷已。

上恩坱圠播无垠,宿莽心存春藿靡。

漳州有母行百龄,疏封钿服明光里。

夫人眼力尚针缕,拜恩不易从稚齿。

初惟夫人有子贤,曰此布濩敢不俾。

何劳梦帝血面论,直以微诚动旒扆。

华堂白发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

寿斝千场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

中眷有孙不能鸣,东眷孙文刊烨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