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红疏槛外花,绿减庭前树。

雁背斜阳淡不明,秋老蒹葭浦。

掩却小屏山,遮断愁来路。

刮地西风酿暮寒,又听潇潇雨。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鉴赏

这首《卜算子》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红疏槛外花”,以“红”字点明了秋天的色彩,暗示着花朵虽稀疏但仍能感受到其生命力的顽强。接着“绿减庭前树”,绿色逐渐减少,预示着秋季的来临,树木也渐渐褪去夏日的繁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雁背斜阳淡不明,秋老蒹葭浦。”这两句通过雁群南飞和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同时“淡不明”的夕阳与“秋老”的蒹葭浦相映成趣,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掩却小屏山,遮断愁来路。”诗人通过设置屏风,巧妙地将心中的愁绪与外界隔绝开来,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自我保护,也暗示了在面对自然界的变迁时,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刮地西风酿暮寒,又听潇潇雨。”西风劲吹,带来阵阵寒意,而潇潇的雨声则进一步加重了这份寒冷与孤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深秋的气候特点,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郁,仿佛外界的自然环境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共同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意境。

综上所述,《卜算子》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凄美与哀愁,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流转、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闰七夕

鸳杼重停,鹊桥又渡,银河瑟瑟涵秋。

笑指星榆,明蟾已上枝头。

含情欲话三旬别,问仙郎、可省离愁。

算佳期,不分今年,两度绸缪。

人间共盼輧车过,早心香篆袅,眉案光浮。

露径蛛丝,穿针犹倚高楼。

花冠莫便潜催曙,愿凉宵、更闰莲筹。

乞天孙,富贵长生,吉语仍留。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采桑子.送春

春阴过了芳菲节,雨细风尖。蝶怨蜂嫌。

轻暖轻寒起未忺。旧游约略和谁话,彩笔慵拈。

蕙炷慵添。满院飞花怕卷帘。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踏莎行(其一)春

香梦慵醒,绿云倦绾。绮窗睡起晴光满。

垂杨才染几分黄,搓丝无力东风软。

梁燕双飞,林莺乍啭。虾须半卷闲庭院。

画屏倚处暗思量,去年此日初相见。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二)夏

曲曲溪廊,声声檐溜。风荷香沁红衣皱。

桃笙如水毂纹平,烛奴刻遍灯疑豆。

远梦惊回,添人僝僽。萧萧飒飒搀清漏。

寻常已是不堪闻,如何更值黄昏侯。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