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道跨晴川。
影翻河汉蛟龙国,势压江湖螮蝀天。
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
这首诗描绘的是垂虹桥的壮丽景象,位于东吴之地,海脉相连,桥身横跨清澈的河流。诗人通过比喻,将垂虹桥的倒影比作天河中的蛟龙国,展现了其宏伟气势,仿佛能遮盖住江湖的天空。远处的船只如日月浮动,四方的城楼角楼在风烟中若隐若现。诗人还提到了三位高人已逝,但他们的精神祠堂依然存在,傍晚时分,伴随着夕阳和笛声,更显孤独与历史的沧桑感。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垂虹桥的地理位置、景观特色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国难义当驰,送君远行役。
黎明别江郊,更上北山脊。
江云妾眼迷,江风妾衣坼。
魂去形独留,兀然化为石。
化石君倘知,勿复念衾席。
愿持如石心,为国作坚壁。
陌上桑欲稀,室中蚕正饥。
妾心知采桑,安知使君谁。
结发为人妇,几年守空帏。
妇义不移天,相邀何乃痴。
老姑倚门久,不待盈筐归。
为妾谢使君,风化关庭闱。
夫君仕虢州,不幸早岁折。
负骸归青齐,道远囊复竭。
投栖不见容,落日人烟绝。
高义无展禽,辱身顾岂屑。
野露杂涕洟,皇天鉴孤孽。
肯惜一臂残,涴此全体洁。
江上梅花影,天边明月身。
相看不攀折,何遽彻宵晨。
恻恻寒初透,辽辽气又春。
独深兰蕙叹,长已尔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