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班叔戏彩堂

李侯何以悦其亲,戏著彩衣觅梨枣。

闲骑竹马画堂前,慈颜一笑自忘老。

毛义捧檄难忘客,茆容杀鸡终得道。

爱公纯孝配古人,甚欲卜邻安井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孝顺与亲情的美好。诗中首先提到李侯为了取悦父母,穿着彩衣,寻找梨枣玩耍,这既体现了他对父母的孝心,也流露出孩童的天真与欢乐。接着,诗人通过“闲骑竹马画堂前”这一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家庭的和谐氛围,同时借“慈颜一笑自忘老”表达了父母对子女行为的宽容与喜爱,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幸福。

随后,诗人引用了毛义捧檄不忘旧友和茆容杀鸡终得道的典故,旨在赞扬李侯的孝行与纯真,认为他的孝顺堪比古人,甚至希望与他成为邻居,共同生活,共享井灶之乐。这些典故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孝行之美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成功地传达了孝顺与亲情的主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送隆上人归长沙

湘中乐哉山水国,道人归去正秋色。

拭目重看云盖云,搓手新尝橘洲橘。

湘西幽居多故人,松下相逢应倚策。

开轩万顷鸭头青,睡起一声风月箔。

形式: 古风

六月十五日夜大雨梦莹中

希夷先生海门住,久不见之想眉宇。

梦中相见荔枝村,觉来一枕芭蕉雨。

行藏顾影应自笑,世事吞声不容数。

从欲若士为远游,莫作云中隐身去。

形式: 古风

予作海棠诗曰一株柳外墙头见胜却千丛著雨时寓居百丈春晴上南原纵望万株浩如海追前诗之失言相随苾刍请记其事

□□积雨分阴晦,林光山色生精彩。

闲上南原看野棠,一川零乱红如海。

柳外一株何足道,戏语谤花今日悔。

道人请我重赋诗,仓卒烦词为删改。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山寺早秋

千本苍杉俱合抱,夕阴相映寒蝉噪。

残僧独归清入昼,秋色满庭浓可扫。

霜钟初歇月未生,但觉篝灯一点明。

阶除环佩走流水,楼阁诵经童子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