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作海棠诗曰一株柳外墙头见胜却千丛著雨时寓居百丈春晴上南原纵望万株浩如海追前诗之失言相随苾刍请记其事

□□积雨分阴晦,林光山色生精彩。

闲上南原看野棠,一川零乱红如海。

柳外一株何足道,戏语谤花今日悔。

道人请我重赋诗,仓卒烦词为删改。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晴朗的一天,登上南原,远眺满川的野棠,红花如海的壮丽景象。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作者对先前作品中失误表达的反思与自我修正的过程。

首句“积雨分阴晦,林光山色生精彩”,描绘了雨后初晴,林间光线与山色交织出的鲜明色彩,暗示了自然界从阴霾中恢复生机的景象。接着,“闲上南原看野棠,一川零乱红如海”两句,将目光转向广阔的田野,野棠花盛开,如同一片红色的海洋,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柳外一株何足道,戏语谤花今日悔”则表达了作者对先前轻视单株柳树的后悔之情,通过与海棠的对比,强调了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不应轻易忽视或贬低。最后,“道人请我重赋诗,仓卒烦词为删改”点明了诗人被邀请重写关于海棠的诗篇,并对之前的草率表达进行了修正,体现了对艺术创作严谨态度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反思和艺术创作精益求精的精神。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山寺早秋

千本苍杉俱合抱,夕阴相映寒蝉噪。

残僧独归清入昼,秋色满庭浓可扫。

霜钟初歇月未生,但觉篝灯一点明。

阶除环佩走流水,楼阁诵经童子声。

形式: 古风

送僧归云岩

和气津津出眉宇,平生快活随缘住。

忆昨思山林下来,如今却向城中去。

燕子初飞帘幕风,海棠睡重清明雨。

重唱龙山诸佛机,红尘动处云成缕。

形式: 古风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其一)

去年岁饥民减口,晨无炊烟閒甑缶。

面馀菜色短气中,经营有钱易升斗。

抱孙买锄今岁丰,黄云?稏村村同。

东林鼓声是谁致,聪明慈惠陇西公。

形式: 古风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其二)

吏奸今古同一律,迩来间见复层出。

一邑雀息行镜中,公则生明无别术。

放衙下帘调索弦,来禽青李浴清泉。

吾侪呈押日课办,亦作岸巾相对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