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咸除知郡后雨中戏作见赠

明代何人为荐雄,专城犹与众人同。

徒闻清政如黄霸,尚借绯衫似白公。

我有金章知是忝,君无银榼信为穷。

不须厌见随车雨,岁晚当期五谷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明代哪位贤士被举荐,担任此职仍与众人相同。
只听说他清正廉洁如黄霸,穿着绯色官服像白公一样朴素。
我身佩金印深知惭愧,你没有银酒壶确是清贫。
无需厌恶跟随车驾的雨水,年终应期待五谷丰登的景象。

注释

明代:明朝时代。
荐:推荐。
专城:担任地方长官。
众人同:与众人地位相同。
清政:清明的政治。
黄霸:西汉官员,以政绩卓著闻名。
绯衫:古代高级官员的红色官服。
白公:指白居易,以廉洁著称。
金章:金质官印,象征权力和地位。
忝:谦辞,表示自己担当职位有愧。
银榼:银制酒壶,代指财富或生活条件。
厌见:厌恶看到。
随车雨:比喻频繁的公务或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标题为《和仲咸除知郡后雨中戏作见赠》。从诗中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清廉政绩及个人财运的赞赏之作,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本人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在开篇即以“明代何人为荐雄,专城犹与众人同”引入主题,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位清廉官员的推崇。接下来的“徒闻清政如黄霸,尚借绯衫似白公”则是用历史上著名的清官黄霸和白公作为比喻,进一步强化了对朋友清廉形象的描绘。

在中间两句“我有金章知是忝,君无银榼信为穷”,诗人巧妙地运用“金章”和“银榼”来比喻自己和友人的财富状况,其中“金章”代表着丰厚的物质基础,而“银榼”则象征着清贫,但并不影响彼此间的情谊。

结尾两句“不须厌见随车雨,岁晚当期五谷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这里的“随车雨”通常被解为吉祥之兆,而“岁晚当期五谷丰”则是希望在年老时能享受到丰衣足食的安逸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朋友清廉品格的赞赏,更通过对比和期待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和吏部薛员外见寄

枨也好刚多悔吝,唯凭忠信自书绅。

严陵知退遗荣利,只拟沧浪把钓纶。

老去趁朝慵待旦,病来求假动经旬。

西垣兴味更谙尽,一片乌纱满马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安邑刘宰君见赠

数年侍从立丹墀,掌诰长惭格调卑。

左宦久劳青琐梦,归山犹负白云期。

一生得丧唯凭道,千古声名合在诗。

深谢多才遗佳句,此身休退是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庐州通判李学士见寄(其二)

金銮失职下蓬瀛,也向淮边领郡城。

堆案簿书为俗吏,满楼山色负吟情。

庐江地近音尘断,何逊诗来格调清。

未得樽前一开口,可怜心绪独摇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庐州通判李学士见寄(其一)

北门西掖久妨贤,出入丹墀近八年。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将何政术称循吏,岂有文章号谪仙。

除却清贫入诗咏,山城坐客冷无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