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十章(其十一)

有鸟有鸟名燕子,口中未省无泥滓。

春风吹送廊庑间,秋社驱将嵌孔里。

雷惊雨洒一时苏,云压霜摧半年死。

驱去驱来长信风,暂托栋梁何用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有种鸟儿名叫燕子,嘴里总是不离泥土。
春风里它们穿梭在走廊屋檐下,秋天则被赶进墙洞里安家。
电闪雷鸣伴随雨滴带来瞬间的复苏,云层重压和寒霜却让它们半岁时光仿佛死去。
被春风秋风驱赶来去,即使暂时栖息在房梁,又何必欢喜。

注释

有鸟有鸟:强调语气,指‘有一种鸟’。
燕子:一种候鸟,常在屋檐下筑巢。
口中未省无泥滓:指燕子筑巢时口含湿泥,‘未省无’即不曾没有。
廊庑:指房屋的走廊和周围的建筑。
秋社: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这里代指秋季。
嵌孔里:指燕子在墙壁上或梁柱的孔隙中做窝。
雷惊雨洒:形容春天多雷雨的天气。
一时苏:短暂的生机勃勃。
云压霜摧:形容秋冬季节云层厚重、寒霜覆盖,对生物的压抑。
半年死:形容燕子在寒冷季节看似沉寂无生气的状态。
长信风:指稳定的季风,这里可能特指带来季节变换的风。
暂托:临时寄居。
栋梁:房屋的主要结构,比喻重要的支撑位置。
何用喜:何必为这短暂的栖身之地感到高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燕子的活跃情形。诗人通过对比春秋两季燕子在建筑间隙缝中的不同行为,表现了生命力与自然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口中未省无泥滓”表明燕子在觅食时细心而不含糊,它们不会吞咽任何污浊之物。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小生灵的观察之细致。

“春风吹送廊庑间,秋社驱将嵌孔里”则是燕子在不同季节中选择栖息地的情景。春天,燕子随着温暖的风儿飞入屋檐下的空隙;到了秋天,它们则被迫离开,因而“驱将嵌孔里”,寻找新的庇护之所。

“雷惊雨洒一时苏,云压霜摧半年死”是对燕子生命脆弱性的描写。春夏之交的雷雨可能唤醒了沉睡中的燕子,而漫长冬季的严寒则可能导致它们的死亡。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驱去驱来长信风,暂托栋梁何用喜”表达了对燕子的同情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人感叹燕子在春夏之交被驱逐,被迫寻找新的居所,而到了秋天又不得不返回旧巢。这里,“长信风”可能指的是那些让燕子能够飞翔和迁徙的季风,然而这种迁徙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欢喜,因为它们总是处于被迫流离失所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的观察,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性和无常变化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有鸟二十章(其十二)

有鸟有鸟名老乌,贪痴突悖天下无。

田中攫肉吞不足,偏入诸巢探众雏。

归来仍占主人树,腹饱巢高声响粗。

山鸦野鹊闲受肉,凤皇不得闻罪辜。

秋鹰掣断架上索,利爪一挥毛血落。

可怜鸦鹊慕腥膻,犹向巢边竞纷泊。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十三)

有鸟有鸟谓白鹇,雪毛皓白红觜殷。

贵人妾妇爱光彩,行提坐臂怡朱颜。

妖姬谢宠辞金屋,雕笼又伴新人宿。

无心为主拟衔花,空长白毛映红肉。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十四)

有鸟有鸟群雀儿,中庭啄粟篱上飞。

秋鹰欺小嫌不食,凤皇容众从尔随。

大鹏忽起遮白日,馀风簸荡山岳移。

翩翾百万徒惊噪,扶摇势远何由知。

古来妄说衔花报,纵解衔花何所为。

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十五)

有鸟有鸟皆百舌,舌端百啭声咄㗧。

先春尽学百鸟啼,真伪不分听者悦。

伶伦凤律乱宫商,盘木天鸡误时节。

朝朝暮暮主人耳,桃李无言管弦咽。

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燄烧阴幽响绝。

安知不是卷舌星,化作刚刀一时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