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风

江风西复东,飘暴忽何穷。

初生虚无际,稍起荡漾中。

应吹夏口樯竿折,定蹙湓城浪花咽。

今朝莫怪沙岸明,昨夜声狂卷成雪。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面上的风忽西忽东,狂暴地吹着似乎永无止境。
起初在广阔无垠中悄然生成,渐渐地在水面引起阵阵荡漾。
它应当能吹断夏口的船桅杆,必定会逼得湓城的浪花发出呜咽声。
今天不要惊讶于沙岸格外明亮,因为昨晚那疯狂的风声卷起了如雪的波浪。

注释

江风:江面上的风。
西复东:忽而向西忽而向东,形容风向多变。
飘暴:狂暴地飘动。
忽何穷:忽然间怎么也停不下来,形容持续不断。
初生:最初出现时。
虚无际:广阔无边,没有边际。
稍起:逐渐兴起。
荡漾中:在水面上引起波动。
应吹:应当能够吹。
夏口:地名,位于长江南岸,这里泛指江边地带。
樯竿:船上的桅杆。
折:折断。
定蹙:必定会使…紧缩,这里指引起浪花聚集。
湓城:古地名,这里代指江边城市。
浪花咽:浪花像哽咽一样发出声音,形容浪花翻滚激烈。
今朝:今天早晨。
莫怪:不要感到奇怪。
沙岸明:沙岸显得格外明亮。
昨夜:昨晚。
声狂:风声猛烈。
卷成雪:卷起的波浪如同雪花般白茫茫一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荡的江面风景,通过对比昨夜与今晨的不同场景,表达了自然界的多变和生命力的不可预测。

"江风西复东,飘暴忽何穷。"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动态的画面,江风在不停地变化,从西向东,又突然间变得狂野而无法预知。这强烈的情景设置为后续描写奠定了基调。

"初生虚无际,稍起荡漾中。" 这两句则描绘了波涛的初始状态,是从无到有,从平静到动荡,这种生长变化的过程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应吹夏口樯竿折,定蹙湓城浪花咽。" 这两句通过对比来强调自然界的力量,夏季的风能将竹竿吹折,而江水则在城下激荡,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波涛。

最后两句 "今朝莫怪沙岸明,昨夜声狂卷成雪。" 则是对比昨晚与今早的景象,昨晚风声如同怒吼,将江水卷起,如同白雪一般,而到了今天,却是平静无波的沙岸。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多变,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时间和生活变化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风与波涛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不可预测变化的感受。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丹青变化不可寻,翻空作有移人心。

犹言雨色斜拂座,乍似水凉来入襟。

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

披图拥褐临水时,翛然不异沧洲叟。

形式: 古风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

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

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

夜静酒阑佳月前,高张水引何渊渊。

美人矜名曲不误,蹙响时时如迸泉。

赵琴素所嘉,齐讴世称绝。

筝歌一动凡音辍,凝弦且莫停金罍。

淫声已阕雅声来,游鱼噞喁鹤裴回,主人高情始为开。

高情放浪出常格,偶世有名道无迹。

勋业先登上将科,文章已冠诸人籍。

每笑石崇无道情,轻身重色祸亦成。

君有佳人当禅伴,于中不废学无生。

爱君天然性寡欲,家贫禄薄常知足。

谪官无愠如古人,交道忘言比前躅。

不意全家万里来,湖中再见春山绿。

吴兴公舍幽且闲,何妨寄隐在其间。

时议名齐谢太傅,更看携妓似东山。

形式: 古风

观裴秀才松石障歌

谁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营不得。

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

高柯细叶动飒飒,乍听幽飗如有声。

左右双松更奇绝,龙鳞麈尾仍半折。

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

荆门石状凌玙璠,蹙成数片倚松根。

何年茜茜苔黏迹,几夜潺潺水击痕。

裴生诗家后来客,为我开图玩松石。

对之自有高世心,何事劳君上山屐。

形式: 古风

访朱放山人

野人未相识,何处异乡隔。

昨逢云阳信,教向云阳觅。

空闻天上风,飘飖不可觌。

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早晚从我游,共携春山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