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暑风无力上襟裾,雁序冲烟入翠虚。
小憩净莲开梵境,偶闻密竹话真如。
倦游政似知还翼,便静聊同得计鱼。
不为寻思问心法,是翁心外已无馀。
此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夏日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朋友同游,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意趣。首句“暑风无力上襟裾”写出了炎热之中的微弱凉风,只能轻拂衣襟,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而“雁序冲烟入翠虚”则描绘了一幅高空有雁,烟云缥缈,与天际相接的画面,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小憩净莲开梵境”中,小憩即小憩山,诗人在此地赏玩着清净的荷花,这些荷花犹如佛经中的梵净天般纯洁,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紧接着,“偶闻密竹话真如”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偶尔听到竹间传来的声音,如同听到了禅机一般,使人领悟到生命和宇宙的真谛。
“倦游政似知还翼,便静聊同得计鱼。”此两句写的是诗人与友人的交谈,他们对于世事已有了透彻的了解,仿佛疲惫的游子知道何时该收敛心中的翅膀,选择安宁的生活,以便静下心来,就像共享捕鱼的乐趣一样。
最后,“不为寻思问心法,是翁心外已无馀。”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修行的态度,他认为不必过多追求世间的心法,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已经超越了凡尘,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精神生活的深刻体验,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白衣苍狗暗还明,造物何心听改更。
雨足龟鱼方得计,日高蛙黾自消声。
浮溪荇带罗初展,粘壁虫书字不成。
正喜太清无点缀,惨舒谁复较阴晴。
思君一日可当期,敢意琼瑶手自贻。
华发乍回千里梦,白眉重见十年知。
惊人句好供行乐,遣客杯宽欲坐驰。
肯斸云根同我老,剩留觞咏醉花时。
老竹抽萌便出林,焉知来者不如今。
但看杞梓终成栋,不信潢污解作霖。
久客谩撩苏子恨,中流应动祖生心。
乘桴从我君休叹,政恐功名苦见侵。
世路人心比太行,此君真可共徜徉。
霜凝劲节明朝坞,月落寒梢散夜堂。
可但七人供笑咏,要令千亩作阴凉。
只愁捲地西风里,幽梦圆时与子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