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歌(其六)

谁能采黄葛,逍遥独桑头。

黄葛断还生,春风不可留。烂漫使侬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前溪歌(其六)》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葛树的坚韧与生命力,以及自然界的循环更迭,引发人们对生命与时间的深思。

“谁能采黄葛,逍遥独桑头。” 开篇以设问引出主题,黄葛树在桑树旁独自生长,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独立。这里的“黄葛”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逍遥”则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黄葛断还生,春风不可留。” 黄葛树即使被砍断,也能重新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春风虽美好,却无法永久停留,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短暂与轮回。

“烂漫使侬愁。” “烂漫”在这里形容黄葛树的繁花似锦,但这种美丽却引发了诗人的愁绪。这愁绪可能源自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或是对生命无常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黄葛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与循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关系产生共鸣与反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前溪歌(其七)

葵藿自有心,兰蕙自有香。

黄瓜一小草,春风独不忘。枝叶顿芬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子夜歌(其一)

涉江种芙蓉,青荷几时有。

但使莲心生,何虑不成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子夜歌(其二)

桑叶老欲尽,春蚕已就眠。

那能不作茧,丝子自缠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子夜歌(其三)

彊言共寝食,十日九不俱。

桐花夜夜落,梧子暗中疏。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