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
长生缘甚瘦,近死为伤肥。
江海游空阔,池塘啄细微。
红兰白蘋渚,春暖刷毛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野鸭生存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理。开篇“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两句,勾勒出一只孤独的野鸭与同伴分离,独立飞翔的画面。这种描写既展示了自然界中个体生存的孤独感,也隐喻着人世间的离合悲欢。
接着“长生缘甚瘦,近死为伤肥”两句,则传达了一种生命哲理,指出长期的生存往往伴随着衰弱,而临近死亡时又可能出现体态的丰满。这不仅是对野鸭生命周期的一种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江海游空阔,池塘啄细微”两句,通过对野鸭在广阔江海与狭窄池塘中觅食行为的描述,展示了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自然界无限宽广和微小之物共存的感悟。
最后,“红兰白蘋渚,春暖刷毛衣”两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了野鸭在春天温暖气候中的舒适状态。这里的“红兰”、“白蘋渚”指的是水边的植物,而“春暖刷毛衣”则形象地表达了野鸭在暖和季节中顺滑羽毛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野鸭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态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
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
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
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彼此垂七十,相逢意若何。
圣明殊未至,离乱更应多。
澹泊门难到,从容日易过。
馀生消息外,只合听诗魔。
高吟欲继沃州师,千里相寻问课虚。
残腊江山行尽处,满衣风雪到闲居。
携来律韵清何甚,趣入幽微旨不疏。
莫惜天机细搥琢,他时终可拟芙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