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夜晚山中下着秋雨,雨滴落在空旷的长廊上,灯光照耀在堂前的树叶上,泛着光泽。
相对而坐读完书卷之后,自己起身披上衣服打扫僧房。

注释

夜山:夜晚的山。
秋雨:秋季的雨。
滴:落下的水滴。
空廊:空旷的长廊。
灯:灯光。
照:照射。
堂前:正屋前面。
树叶光:树叶反射出的光泽。
对坐:相对而坐。
读书:阅读书籍。
终卷:读完书卷。
自:自己。
披:穿上。
衣被:衣服和被子,这里指衣物。
扫:打扫。
僧房:和尚居住的房间,这里泛指寺庙中的居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夜景象。"夜山秋雨滴空廊"一句,通过细雨滴落在空旷的走廊上,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灯照堂前树叶光"则是室内的温暖与外界的湿润形成对比,灯光透过窗棂映照在湿漉漉的树叶上,显得分外明亮。

"对坐读书终卷后"一句,诗人和友人一起阅读至深夜,直到翻完最后一页书页,这不仅表现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精神追求的情操。"自披衣被扫僧房"则是诗人在读书之后,亲自动手整理自己的住处——僧房,以及床褥,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律性格,也反映出一种简约而不失庄重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和室内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追求学问、保持个人修养的一种高洁情操。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境界。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秋夜曲二首(其二)

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

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送人

河亭收酒器,语尽各西东。

回首不相见,行车秋雨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送山人二首(其一)

嵩山古寺离来久,回见溪桥野叶黄。

辛苦老师看守处,为悬秋药闭空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山人二首(其二)

山客狂来跨白驴,袖中遗却颍阳书。

人间亦有妻儿在,抛向嵩阳古观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