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八)

眼中儒生聊尔耳,仅免春闱饮墨水。

可怜四海万青衿,却愧建安六七子。

谁似丘侯独可人,日无千篇即怒嗔。

腐语陈言俱扫灭,奇文秀句出天真。

虎头固已称诗绝,更逢安石分工拙。

新诗为侯特发挥,照人之明鉴磨铁。

形式: 古风

翻译

眼中那些书生罢了,只求春闱考试能喝墨水。
可怜天下众多学子,却比不上建安年间那几位才子。
谁能像丘侯那样让人满意,每天不写上千篇诗就发怒。
陈词滥调都被扫除干净,他的文章充满自然天成的奇妙句子。
他如同虎头般诗才超群,又胜过王安石的工于雕琢。
他的新诗特别出色,如明镜照亮人心,连铁都能磨砺得明亮。

注释

儒生:指读书人。
春闱:科举考试之一,春季举行的乡试。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借指学子。
建安六七子:指三国时期曹魏的文学团体‘建安七子’,这里泛指才子。
丘侯:可能指某位有才华的诗人。
千篇:形容诗作数量多。
腐语陈言:陈旧、老套的言论。
奇文秀句:新颖、优美的文字。
虎头:比喻诗才出众。
安石: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发挥:此处指充分展现。
鉴磨铁:形容诗文的明亮和锐利,如同磨过的铁器。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属于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中的纪德十一首之八。诗中充满了对书法和文学才能的赞美与自我期许。

"眼中儒生聊尔耳,仅免春闱饮墨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尊重和追求,即使是年轻的文人也能通过书法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不必依赖于春天的繁忙学习。

"可怜四海万青衿,却愧建安六七子。" 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著名文学团体“建安七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于无法与古代才子相比的惭愧。

"谁似丘侯独可人,日无千篇即怒嗔。" 这两句赞美了一位文人的才能,如同历史上的文学大家丘迟一样,每天如果没有写出千篇文章就会感到不满。

"腐语陈言俱扫灭,奇文秀句出天真。"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追求,要摒弃平庸的语言和陈旧的话语,只有独创性和自然流露的美丽文词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虎头固已称诗绝,更逢安石分工拙。" 这两句中,提到了“虎头”这一书法名篇,同时也赞扬了“安石”的书法技艺,虽然各有所长,但都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

"新诗为侯特发挥,照人之明鉴磨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和执着,即使是新的尝试,也能像磨练金属一样,使作品更加完美。

整首诗展示了诗人的文学素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个人的才华与抱负,通过这些精炼的语言展现出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七)

李白尝言人有耳,不当径洗颍川水。

男儿出处自有时,何须锐意楚狂子。

公今无意世间人,北山有灵定不嗔。

天子政作唐虞计,谷口那留郑子真。

伫观大手称奇绝,致君却笑前贤拙。

坐使梯航到鬼方,来寻九州贡璆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六)

引领门墙数舍耳,剑之水源自樵水。

裹粮问道嗟未能,参前倚衡见夫子。

自笑昔为尘土人,春狂时逐卖符嗔。

年来懒惰百事废,洗空人伪惟葆真。

更馀净业磨未绝,强继弥明不知拙。

岂是螳螂敢当车,貘兽从来食铜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五)

四海纷纷筝笛耳,谁识子期志流水。

韵高调古自难酬,得意政须副墨子。

我公声价第一人,积薪居上笑不嗔。

但将佳句妙今古,逝变雕虫返太真。

孟轲尝续吾道绝,功与神禹论工拙。

先生今复回狂澜,岂减旌阳柱铸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四)

仕途例皆谄笑耳,随盘方圆无定水。

前年天子思奇才,霜台曾擢古君子。

泛观中外傥非人,发上冲冠聊一嗔。

那顾城狐并社鼠,好恶无私喜怒真。

底事年来迹又绝,笑遁林泉似藏拙。

凭谁去斩佞臣头,请公速铸楚山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