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满湖风紧塔铃哀,两岸芦花雪作堆。

万叠青山千叠浪,一帆飞渡过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芦花、山峦与船只的和谐共存之美。

首句“满湖风紧塔铃哀”,以“风紧”和“塔铃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暗示了湖面上微风轻拂,古老的钟楼或寺庙中传来悠长的铃声,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次句“两岸芦花雪作堆”,运用比喻手法,将洁白的芦花比作堆积如雪,形象地描绘了芦苇丛生的两岸在秋日里呈现出一片银白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赋予画面以诗意的美感。

第三句“万叠青山千叠浪”,通过“万叠”和“千叠”的叠词,强调了山峦的连绵不绝和波浪的层层起伏,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同时也暗示了湖面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一句“一帆飞渡过江来”,以“一帆”作为画面的焦点,描绘了一叶扁舟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快速驶过的情景,不仅表现了速度与动感,也象征着自由与希望,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动态美和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独特韵味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与动态、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追求。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秀峰见示旧游庐山诸诗即用其和紫霞真人游白鹿洞歌原韵率成一章以志向往

我昔渡彭蠡,始见匡庐峰。

可惜风利不得泊,船头怅望云重重。

李侯有佳句,题遍青芙蓉。

七贤五老恣吟眺,真人诩我庐山逢。

嗟我局促受袜靾,何时尘梦醒晨钟。

会当与君访赤松,振衣长啸惊虬龙。

惊虬龙,友麋鹿。石可餐,霞可服。

旧约游山诺不宿,为我佳处结茆屋,招得匡君来伴读。

形式: 古风

悼子四首(其一)

太上能忘情,彭殇本同视。

乃至骨肉间,偏难悟斯理。

况因门祚计,不独怜少子。

今岁丧二雏,硕果仅存尔。

与儿复别离,萍踪时转徙。

闻汝初得疾,但云下痢耳。

匝月陨其生,呜呼竟以此。

昙花悲一现,岁月去如驶。

吁嗟四龄事,追悼情难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悼子四首(其二)

忆儿堕地时,雷雨当初生。

骨格自岸异,岂独徵啼声。

口授五言诗,牙牙记诵清。

三岁绕地走,不假扶持行。

肃客知拱揖,辄复问姓名。

崭然露头角,见者誉聪明。

蠢婢惯提抱,相依尤有情。

泥中偶遭挞,趋救不顾身。

平时琐屑事,一一难缕陈。

岂其具夙慧,来去自有因。

只益父母悲,痛惜相交并。

形式: 古风

悼子四首(其三)

汝弟方乳哺,先以春正殇。

汝妹益何惨,夜卧惊颓墙。

今又弱一个,曷禁中情伤。

生前共索笑,绕膝欣成行。

此时土一邱,弟妹还相将。

魂小莫轻分,飘泊知何方。

携手倘归来,泉路应茫茫。

萧条东郭外,城阙遥相望。

日暮群乌飞,携雏啄道旁。

独立一挥涕,悲风动白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