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曲

古今利名路,只在侬门前。

至老不离家,一生常晏眠。

牛羊晚自归,儿童戏野田。

岂思封侯贵,唯只待丰年。

征赋岂辞苦,但愿时官贤。

时官苟贪浊,田舍生忧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从古到今追求名利的道路,都汇聚在我家门前。
直到年老也不离开家乡,一生过得安逸宁静。
傍晚牛羊自己回家,孩童们在田野间嬉戏。
哪里会去想什么封侯显贵,只期待每年丰收的时光。
缴纳赋税怎能怕辛苦,只希望当官的能体恤民情。
要是官员贪婪腐败,农家生活就充满忧虑煎熬。

注释

古今:从古代到现代。
利名路:追求名利的道路。
只在:都集中在。
侬:我。
至老:直到年老。
不离家:不离开家庭。
一生:一辈子。
常晏眠:常常安睡,生活安逸。
牛羊:牲畜,这里指家畜。
晚自归:傍晚自己回家。
儿童:小孩子。
戏野田:在野外的田地里玩耍。
岂思:哪里会去想。
封侯贵:封侯拜相的尊贵地位。
唯只:只。
待丰年:等待丰收的年景。
征赋:征收赋税。
岂辞苦:怎能怕辛苦。
但愿:只希望。
时官:当时的官员。
苟:如果。
贪浊:贪婪腐败。
田舍:农家。
生忧煎:产生忧虑和痛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宁静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古今利名路,只在侬门前"表明诗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在自己的家门前,不需要外出追求。"至老不离家,一生常晏眠"则是对安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希望一生都能在家中安然无忧地过活。

"牛羊晚自归,儿童戏野田"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牧歌式的和谐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情感。"岂思封侯贵,唯只待丰年"则是表达了对富裕生活的期待,但这种富裕并非通过权力或地位来获得,而是期待土地的丰收。

"征赋岂辞苦,但愿时官贤"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期望,希望不再有繁重的徭役,只要时政清明就足够了。最后一句"时官苟贪浊,田舍生忧煎"则表现了对当权者贪婪行为的担忧,这样的行为会给普通百姓带来忧虑和痛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

收录诗词(86)

王贞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字:有道(875—958)
  • 号:灵溪
  •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 生卒年:895

相关古诗词

洛阳道

喧喧洛阳路,奔走争先步。

唯恐著鞭迟,谁能更回顾。

覆车虽在前,润屋何曾惧。

贤哉只二疏,东门挂冠去。

形式: 古风

谁唱关西曲,寂寞夜景深。

一声长在耳,万恨重经心。

调古清风起,曲终凉月沉。

却应筵上客,未必是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仙岩二首(其一)

白烟昼起丹灶,红叶秋书篆文。

二十四岩天上,一鸡啼破晴云。

形式: 六言诗 押[文]韵

仙岩二首(其二)

风呼山鬼服役,月照衡薇结花。

江暖客寻瑶草,洞深人咽丹霞。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