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其五)次韵葛鲁卿上元

甘泉祠殿汉离宫。五云中。渺难穷。

永漏通宵,壶矢转金铜。

曾从钧天知帝所,孤鹤老,寄辽东。

强扶衰病步龙钟。雪花濛。打窗风。

一点青灯,惆怅伴南宫。

惟有史君同此恨,丹凤□,水云重。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甘泉祠殿是汉代的离宫,坐落在云端之上,深远难测。
整夜的漏壶滴水声不断,金铜制成的箭矢旋转不停。
我曾亲历天庭,知晓皇帝的居所,如今孤鹤老去,只能寄身辽东。
我拖着病弱的身体,步履蹒跚,雪花纷飞,打在窗户上,风声呼啸。
一盏青灯照亮夜色,我心中充满惆怅,陪伴着南宫的寂静。
只有史君与我同怀此恨,凤凰宫殿被重重水云遮掩。

注释

甘泉祠殿:汉代皇家园林。
离宫:古代皇帝出巡或退居的宫殿。
五云中:形容宫殿高入云霄。
永漏:古代计时器,滴水计时。
壶矢:漏壶中的箭矢,象征时间流逝。
钧天:神话中天帝居住的地方。
辽东:古代地区名,此处指远方。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
雪花:冬季自然现象。
南宫:古代宫殿之一,此处可能指皇宫。
丹凤:红色的凤凰,象征皇权。
水云重:形容宫殿被云雾笼罩。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江城子·其五》。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个人无尽的哀怨。

"甘泉祠殿汉离宫",开篇即以宏伟古迹作为背景,展现出一片荒凉与凄清的景象。"五云中渺难穷"则更深化了这种意境,五彩斑斓的云霞之下,却是人间的艰难困苦。

"永漏通宵,壶矢转金铃",夜深人静之时,古老的水钟声响起,一方面描绘出时间流逝的缓慢感,另一方面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

"曾从钧天知帝所"一句,诗人似乎在追忆往昔,与皇帝有过交集,但如今却是孤鹤自处,只能寄身辽东。这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失落感,更映射出朝政的动荡不安。

"强扶衰病步龙钟",诗人以衰老之躯,勉强支撑着身体前行,脚步声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坚持。"雪花濛濛打窗风"则是外界环境的描写,雪花纷飞,窗外风声呼啸,加深了室内之人的孤独感。

"一点青灯,惆怅伴南宫",在这点缀青光中,诗人怀念着往日的辉煌,如今却只能与这种淡淡的灯火相伴,心中的哀怨更是难以言表。

"惟有史君同此恨,丹凤□,水云重",结尾处,诗人感叹,只有史君能理解这份深沉的忧虑与无奈。而"丹凤□"一词,更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难以企及之感。最后的"水云重"则将整个意境推向了一个高潮,水汽缭绕,云海茫茫,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超越的宿命。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古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于往昔辉煌的无尽追忆与哀怨。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三)再送卢倅

芙蓉开过雨初晴。曲池平。画桥横。

耿耿银河,遥下蘸空明。

一舸吴松归未得,聊共住,小蓬瀛。

问君何事引前旌。趣归程。背高城。

鱼鸟三年,谁道总无情。

试遣他年歌此曲,应尚记,别时声。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六)湘妃鼓瑟

银涛无际卷蓬瀛。落霞明。暮云平。

曾见青鸾、紫凤下层城。

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馀情。

苍梧烟水断归程。卷霓旌。为谁迎。

空有千行,流泪寄幽贞。

舞罢鱼龙云海晚,千古恨,入江声。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四)登小吴台小饮

生涯何有但青山。小溪湾。转潺湲。

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

茅舍半敧风雨横,荒径晚,乱榛菅。

强扶衰病上巉巅。水云闲。伴跻攀。

湖海苍茫,千里在吴关。

漫有一杯聊自醉,休更问,鬓毛斑。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竹马儿

与君记,平山堂前细柳,几回同挽。

又征帆夜落,危槛依旧,遥临云巘。

自笑来往匆匆,朱颜渐改,故人俱远。

横笛想遗声,但寒松千丈,倾崖苍藓。

世事终何已,田阴纵在,岁阴仍晚。稽康老来尤懒。

只要莼羹菰饭。

却欲便买茅庐,短篷轻楫,尊酒犹能办。

君能过我,水云聊为伴。

形式: 词牌: 竹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