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

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

传声却报边无事,自是官军入抄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三道烽火狼烟越过沙漠而来,受降城头的旗帜被展开。
传来消息说边境并无战事,原来是官军完成任务返回了。

注释

三道狼烟:古代边防报警信号,点燃三堆烟火。
碛:沙漠或者沙地。
受降城:历史上用于投降的地方,此处可能指边关要塞。
探旗:用来侦查敌情的旗帜。
传声:传递消息的人。
边无事:边境没有战争。
官军:朝廷军队。
入抄回:完成任务后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战争氛围和军事行动的情景。"三道狼烟过碛来","狼烟"指的是古时用于报警的烽火,这里形容战乱频仍,战事连绵不绝,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受降城上探旗开",表明战争已经到来,敌军可能已经到达并在城下布阵,而我军则在城上展开旗帜,做出准备迎战的姿态。

接下来的两句"传声却报边无事,自是官军入抄回",则描绘了一种战争后的平静和官方军队的胜利。虽然前面描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但这里透露出一种反差,战事结束后,却传来了边境无事的消息,这可能意味着战争以我方胜利告终,而"自是官军入抄回"则表明是官方军队成功地进行了围剿或清剿敌军的行动。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以及军事行动的紧张和胜利后的平静。同时,也反映出古代边塞地区频繁的战乱生活,以及官军对于边疆安全的维护和防御。

收录诗词(83)

薛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 字:陶臣
  • 籍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相关古诗词

禁火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

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

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镊白曲

去年镊白鬓,境里犹堪认年少。

今年镊白发,两眼昏昏手战跳。

满酌浓酹假颜色,颜色不扬翻自笑。

少年曾读古人书,本期独善安有馀。

虽盖长安一片瓦,未遑卒岁容宁居。

前年依亚成都府,月请俸缗六十五。

妻儿骨肉愁欲来,偏梁阁道归得否。

长安六月尘亘天,池塘鼎沸林欲燃。

合家恸哭出门送,独驱匹马陵山巅。

到官只是推诚信,终日兢兢幸无吝。

丞相知怜为小心,忽然奏佩专城印。

专城俸入一倍多,况兼职禄霜峨峨。

山妻稚女悉迎到,时列绿樽酣酒歌。

醉来便向樽前倒,风月满头丝皓皓。

虽然减得阖门忧,又加去国五年老。

五年老,知奈何,来日少,去日多。

金锤锤碎黄金镊,更唱樽前老去歌。

形式: 古风

题筹笔驿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吁谟。

身依豪杰倾心术,目对云山演阵图。

赤伏运衰功莫就,皇纲力振命先徂。

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醉春风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旧野花愁杀人。

犍为县里古城上,开是好花飞是尘。

戏蝶狂蜂相往返,一枝花上声千万。

时节先从暖处开,北枝未发南枝晚。

江城太守须髯苍,忽然置酒开华堂。

歌儿舞女亦随后,暂醉始知天地长。

顷年曾作东周掾,同舍寻春屡开宴。

斗门亭上柳如丝,洛水桥边月如练。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坐客争吟云碧句,美人醉赠珊瑚钗。

日往月来何草草,今年又校三年老。

槽中骏马不能骑,惆怅落花开满道。

为报时人知不知,看花对酒定无疑。

君看野外孤坟下,石羊石马是谁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