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并引(其二)

更邀明月说明年,记取孤吟孟浩然。

此去宦游如传舍,拣枝惊鹊几时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邀请明月共许下明年之约,记住我独自吟诗的孟浩然时刻。
这次离家去官场奔波,就像驿站般流转,何时才能让惊飞的喜鹊安稳入眠?

注释

更:再,又。
邀:邀请。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团圆或美好愿望。
说明年:约定在明年。
记取:记住。
孤吟:独自吟诗。
孟浩然: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此去:这次离去。
宦游:外出做官。
如传舍:如同驿站,形容频繁更换居所。
拣枝:惊飞后栖息在树枝上。
惊鹊:受惊的喜鹊。
几时:何时,什么时候。
眠:入睡。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其中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更邀明月说明年,记取孤吟孟浩然。"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诗人邀请着明亮的月光一起探讨往年的旧事,并回忆起唐代诗人孟浩然那样的隐逸生活和高洁的艺术追求。

"此去宦游如传舍,拣枝惊鹊几时眠。"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感慨,"此去宦游" 指的是诗人即将踏上仕途的旅程,但这种官场生涯就像是在流转中不断更迭的寓所,表达了一种无常和不稳定的感觉。"拣枝惊鹊几时眠" 描述了诗人在外漂泊,不得安宁,即使是偶尔停歇,也会因惊起的鸟儿而不得安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困扰与对归宿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个人生活的不稳定性,传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自然美景以及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仕途生涯中的无奈与矛盾。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

闻君有妇贤且廉,劝君慎勿为楚相。

不羡紫驼分御食,自遣赤脚沽村酿。

嗟君老狂不知愧,更吟丑妇恶嘲谤。

诸生闻语定失笑,冬暖号寒卧无帐。

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壳酥流盎。

不学刘伶独自饮,一壶往助齐眉饷。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

长安小吏天所放,日夜歌呼和丞相。

岂知后世有阿瞒,北海樽前捉私酿。

先生未出禁酒国,诗语孤高常近谤。

几回无酒欲沽君,却畏有司书簿帐。

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无何足袁盎。

更将险语压衰翁,只恐自是台无饷。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前韵

东邻主人游不归,悲歌夜夜闻春相。

门前人闹马嘶急,一家喜气如春酿。

王事何曾怨独贤,室人岂忍交谪谤。

大儿踉蹡越门限,小儿咿哑语绣帐。

定教舞袖掣伊凉,更想夜庖鸣瓮盎。

题诗送酒君勿诮,免使退之嘲一饷。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苏潜圣挽词

妙龄驰誉百夫雄,晚节忘怀大隐中。

悃愊无华真汉吏,文章尔雅称吾宗。

趋时肯负平生志,有子还应不死同。

惟我闲思十年事,数行老泪寄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