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欢言欲忘别,风信忽相惊。
柳浦归人思,兰陵春草生。
撷芳心未及,视枕恋常盈。
此去非长路,还如千里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名为《送淳于秀才兰陵觐省》。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欢言欲忘别,风信忽相惊。" 这两句表明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欢聚时光即将结束,而外界的声音突然打断了他们的情感交流,这里的“风信”有可能是指自然界中的声响,也有可能是指外界传来的消息,它突然地打破了内心的宁静。
"柳浦归人思,兰陵春草生。" 这两句则转而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离别后所剩下的思念之情。柳树下的人渐行渐远,而兰陵的春天草木正当其时,显得生机勃勃。这不仅是景物的写照,更是内心情感的投射。
"撷芳心未及,视枕恋常盈。" 在这里,“撷芳”指摘取花朵,而“心未及”则表明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无法及时割舍。而“视枕恋常盈”则是说每次看到枕头,都能想起和朋友共度的时光,内心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
"此去非长路,還如千里情。" 最后两句诗通过对空间距离的比喻,强调了情感上的深远与广阔。虽然友人即将踏上并非漫长的旅途,但在诗人的心中,这段离别带来的哀愁却如同千里一般难以跨越。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写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之痛,是一首感情真挚、意象丰富的送别诗。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佳游限衰疾,一笑向西风。
思见青门外,曾临素浐东。
峰明云际寺,日出露寒宫。
行道禅长在,香尘不染空。
楚僧推后辈,唐本学新经。
外国传香氎,何人施竹瓶。
秋风别李寺,春日向柯亭。
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云泉谁不赏,独见尔情高。
投石轻龙窟,临流笑鹭涛。
折荷为片席,洒水净方袍。
剡路逢禅侣,多应问我曹。
乱峰江上色,羡尔及秋行。
释氏推真子,郗家许贵甥。
氎花新雨净,帆叶好风轻。
千里依元舅,回潮亦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