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城留别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早上从皇宫离开,傍晚走过青色的城门出去。
别说城东的小路,那已是通往江南的路途。
挥动马鞭集合车马,挥手告别亲人和朋友。
我生来就没有固定的故乡,心安理得的地方就是归宿。

注释

朝:早晨。
紫禁:古代皇宫的代称。
归:回去。
暮:傍晚。
青门:古长安城的东门。
去:离开。
勿言:不要说。
陌:小路。
便是:就是。
江南路:指远离京城的地方。
扬鞭:挥动马鞭。
簇:聚集。
车马:车辆和马匹。
辞:告别。
亲故:亲戚和朋友。
我生:我出生以来。
本无乡:本来没有固定的故乡。
心安:内心安宁。
是归处:那就是归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之情和对归乡之地的向往。"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一句,通过对时间的描述,勾勒出诗人日常的行迹,从皇宫到城门,展示了一种由内而外、由繁华至平淡的过渡。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这句话中,“勿言”即“不要说”,诗人似乎在暗示一种不愿触碰的往事或情感,而“城东陌”常指城外的田野,"便是江南路"则指向了一个具体的地理方向和文化象征。这里,诗人可能在逃避现实的同时,也在心中寻找着自己精神上的归宿。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中的“扬鞭”、“挥手”都表现了一种决绝的情绪,这里的“簇车马”则是行装出发的景象。而“辞亲故”,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离别之苦。

最后两句“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表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内心的平静。在这里,“我生本无乡”可能意味着诗人的游宦生涯,他没有固定的家乡;但“心安是归处”却显示出一种超越物理空间的心灵寄托,表明只有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归属与离别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初出蓝田路作

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

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

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

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

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

浔阳近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诏授户曹掾,捧诏感君恩。

感恩非为己,禄养及吾亲。

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

罗列高堂下,拜庆正纷纷。

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

喧喧车马来,贺客满我门。

不以我为贪,知我家内贫。

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

笑云今日后,不复忧空尊。

荅云如君言,愿君少逡巡。

我有平生志,醉后为君陈。

人生百岁期,七十有几人。

浮荣及虚位,皆是身之宾。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苟免饥寒外,馀物尽浮云。

形式: 古风

初授拾遗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

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

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

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

形式: 古风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

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赖是馀杭郡,台榭绕官曹。

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涛。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直下江最阔,近东楼更高。

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