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

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赖是馀杭郡,台榭绕官曹。

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涛。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直下江最阔,近东楼更高。

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我心中挂念着百姓的疾苦,亲自处理公文。
虽身在高位,却深知州县劳顿不易。
幸亏身处余杭郡,官署周围环境优美。
黎明即起处理政务,傍晚则自在游玩。
山间微冷还有雪,水面平静未起波澜。
湖水如镜,千里之外景象清晰可见。
江面开阔无边,东边的楼阁更显高耸。
烦忧的心情和滞留的思绪,一眼望去都消散了。

注释

鳏茕:指孤独无依靠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片,这里指公文。
符竹:古代传达命令或报告的竹制凭证,这里代指官位。
州县劳:指地方政务的辛劳。
馀杭郡:古地名,今浙江杭州一带。
台榭:古代的建筑,一般指高台和楼阁。
官曹:官署,办公的地方。
恣游遨:自由自在地游玩。
水心:湖心,水中。
纤毫:极小的事物,这里形容景象清晰无比。
直下:直接看下去,形容视野开阔。
近东楼:靠近东边的高楼。
烦襟:烦闷的心情。
滞念:停滞不前的思绪。
遁逃:消失,消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担任地方官职时的感受和心境。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对待民之情怀与处理政务的认真态度。"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句表明尽管有高贵的身份,但仍然要承担地方的繁重工作。

“赖是馀杭郡,台榭绕官曹。”诗人感谢能在馀杭郡这个环境中工作,这里的“台榭”指的是官署周围的建筑物,“官曹”则是行政机构的代称,显示了诗人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融入。

“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早到晚忙碌于政务,又在闲暇时刻享受散步之乐的生活状态。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涛。”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这两句则是对水面的清澈平滑进行形容,诗人借此传递了心境的平静无波。

“直下江最阔,近东楼更高。”诗人站在东楼上,眺望着宽广的江面,这里的“直下”和“更高”强调了视野的开阔和立足点的高峻。

“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忧虑和杂念都随着目光一扫而空,获得了心灵的解脱。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形式: 古风

别行简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

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

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

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

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形式: 古风

别李十一后重寄

秋日正萧条,驱车出蓬荜。

回望青门道,目极心郁郁。

岂独恋乡土,非关慕簪绂。

所怆别李君,平生同道术。

俱承金马诏,联秉谏臣笔。

共上青云梯,中途一相失。

江湖我方往,朝廷君不出。

蕙带与华簪,相逢是何日。

形式: 古风

别杨颖士卢克柔殷尧藩

倦鸟暮归林,浮云晴归山。

独有行路子,悠悠不知还。

人生苦营营,终日群动间。

所务虽不同,同归于不闲。

扁舟来楚乡,匹马往秦关。

离忧绕心曲,宛转如循环。

且持一杯酒,聊以开愁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