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

秋至天地间,百芳变枯草。

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陈宝。

未甘阶墀陋,肯与时节老。

赤玉刻缜栗,丹芝谢凋槁。

鲜鲜云叶卷,粲粲凫翁好。

由来名实副,何必荣华早。

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秋天来临,天地万物由繁转衰,百花凋零变为枯草。
你享有威猛之名,如同陈年珍宝般珍贵。
不甘心居于平凡之地,怎肯随季节一同衰老。
红色的宝石般光彩照人,红色的灵芝也抵挡不住枯萎。
鲜艳的云叶卷曲,红鹤的姿态尤为美好。
自古名实相符,不必急于追求早年的荣华。
你看那些早春开放的花朵,最终都难以长久保存。

注释

秋至:秋季到来。
天地间:自然界。
百芳:各种花卉。
变枯草:变为枯黄的草。
雄名:威武之名。
陈宝:稀世珍宝。
阶墀陋:平凡之地。
时节老:随季节老去。
赤玉:红色宝石。
缜栗:光彩照人。
丹芝:红色灵芝。
凋槁:枯萎。
鲜鲜:鲜艳。
云叶:云彩般的叶子。
粲粲:明亮。
凫翁:红鹤。
名实副:名副其实。
何必:何必急于。
荣华早:早年的荣华富贵。
先春花:早春开放的花朵。
浮浪:短暂不稳。
自保:自我保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鸡冠花》,通过对秋日中鸡冠花的描绘,展现了其不畏严寒、坚韧不屈的品质。首句“秋至天地间,百芳变枯草”点明了季节背景,其他诗句则赞美鸡冠花在百花凋零时依然保持鲜艳,如“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陈宝”,形容其独特且珍贵。诗人进一步强调鸡冠花不甘于平凡,不愿随岁月老去,“未甘阶墀陋,肯与时节老”。

鸡冠花的形象被细致刻画:“赤玉刻缜栗,丹芝谢凋槁”,比喻其色泽鲜艳,生命力旺盛。接下来的“鲜鲜云叶卷,粲粲凫翁好”描绘了其花朵的形态和色彩,如同云彩般轻盈,鸭子般的鲜艳。诗人借此表达,鸡冠花的美名并非空穴来风,它的内在价值超越了表面的华丽,“由来名实副,何必荣华早”。

最后,诗人以“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作结,提醒人们欣赏鸡冠花的同时,也应反思那些春天过早盛开但易凋零的花朵,寓意着真正的美和价值在于持久而非短暂的繁华。整首诗通过鸡冠花的形象,寄寓了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麦门冬内子吴中手植甚繁郁罢官移之而归不幸内子道且亡而兹草亦屡枯今所存三之一耳遂感而赋云

香草叶常碧,本生岩涧边。

佳人昔所爱,移植堂阶前。

自吴北归梁,复以盆盎迁。

佳人路中死,此草未忍捐。

与我日憔悴,根不通下泉。

勤勤为浇沃,稍见萌颖鲜。

终当置坟侧,长茂松柏埏。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王府有宝龟,名存骨未朽。

初为清江使,因落豫且手。

白玉刻佩章,黄金铸印纽。

辞聘彼庄生,曳涂诚自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使风

胯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

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

龟山始撞人定钟,岸草涩涩鸣秋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使者自随州来知尹师鲁寓止僧舍语其处物景甚详因作诗以寄焉

驿使话汉东,故人迁谪处。

所居虽非居,有树即嘉树。

日膳或鸡肫,时蔬多笋芋。

夜堂蛇结蟠,昼户鹊噪聚。

著书今未成,爱静已得趣。

予欲访其人,炎蒸未能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