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云下明仙,岩路萦九折。
僧居未离人,西崦颇孤绝。
万株倚空青,双壁似天阙。
幽怀惬泉石,高行在曲糵。
道人唱山歌,击竹为之节。
翩然两朱袖,雅郑辄间发。
残阳逼归鞍,怅与清境别。
今宵晋溪梦,萧洒挂林樾。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独特的山中之旅,从白云之下到明仙之岩,诗人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最终到达了隐居的僧人住所。这里远离尘嚣,位于西崦的孤绝之地,四周被万株青松环绕,双壁如天宫之门,自然环境清幽脱俗。
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同时也提到了与道人的相遇,道人以山歌为乐,击竹伴奏,其歌声或雅或俗,别有一番风味。夕阳西下,诗人不得不结束这次美妙的旅程,心中满是对这片清静之地的不舍与怀念。
夜晚,诗人梦见自己再次回到这片山林之中,挂于林间的景象仿佛仍在眼前,这份宁静与自由的体验,成为了他心中永恒的记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不详
金代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少时赴考,在考场中戏书小词,为金主完颜亮所见,颇加赏识。官至翰林直学士。著有《玉峰散人集》,今佚。诗入《中州集》,词入《中州乐府》
天下英雄操与君,老奸岂是一流人。
乘时不作池中物,得士能令鼎足均。
故里柔桑曾羽葆,荒祠古木尚龙鳞。
天教典午亡吴魏,雅志呜呼竟不伸。
西岩逸人以天为衢兮地为席茵,青山为家兮流水为之朋。
饥食芝兮渴饮泉,又何必有肉如林兮有酒如渑。
世间清境端为吾辈设,吾徒岂为礼法绳。
少文援琴众山响,太白举杯明月清波澄。
人间行路是,处处多炎蒸。
如何水前山后,六月赤脚踏层冰。
古柳长楸倚翠微,水光岚气袭人衣。
清閒岁月无多事,事简何妨倒载归。
精蓝三日饱溪毛,俗累纷纷觉可逃。
探水寻源通月冷,披榛得路接云高。
山围故垒怀千古,河转孤岩激怒涛。
回首烟霞应笑我,人间官职倍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