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席上香风转绮罗,北门东道汉萧何。
灯摇万井年光嫩,月覆千闾夜色多。
楼阁影重占物阜,管弦声洽验民和。
相公不惜阳春曲,传与都人每岁歌。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席上的繁华景象,以汉代名相萧何为典故,暗示了宴会上的高雅与尊贵。"席上香风转绮罗"形象地写出宴席的香气缭绕,华美的衣饰增添气氛。"灯摇万井年光嫩,月覆千闾夜色多"两句,通过描绘灯火辉煌、月色朦胧的场景,展现了节日夜晚的热闹与祥和,以及百姓生活的富饶宁静。
"楼阁影重占物阜"进一步强调了城市的繁荣,楼阁倒映在水面,反映出物资丰饶。"管弦声洽验民和"则通过音乐和谐,传达出社会安定、人民和睦的信息。最后,诗人赞美主人"相公"不吝分享佳节之乐,让都城百姓每年都能歌咏此曲,体现了诗人的敬意和对盛世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生动,既展示了元宵节的欢乐氛围,又寓含了对治世的赞美,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息和深沉的社会寓意。
不详
虚堂飞阁席频移,肯对茱萸忆赐枝。
诗集元精尤唱绝,歌翻新曲更相宜。
登临晚日曾谁怨,醉倒秋风不自知。
一种孤根输老菊,明年犹得傍东蓠。
綵舟徐动信春风,丞相行春乐意融。
花底马蹄追暮鸟,柳梢旗尾挂晴虹。
驱驰造化三篇里,摆落尊荣一笑中。
何况佳辰偏宴客,酒樽东阁不曾空。
当时御水始通津,遂作河生记此辰。
载籍不闻传故老,盛游相继到今人。
金貂为政居从俗,画鹢连年出慰民。
锦绣匝堤箫鼓沸,风光流动一城春。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
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
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