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昏旦松轩下,怡然对一瓢。
雨微吟思足,花落梦无聊。
细事当棋遣,衰容喜镜饶。
溪僧有深趣,书至又相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在自然环境中的闲适生活。开篇"昏旦松轩下,怡然对一瓢"写出了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雨微吟思足,花落梦无聊"则表达了诗人对细雨和落花的感悟,以及内心的淡定与从容。"细事当棋遣,衰容喜镜饶"一句,则展示了诗人通过下棋来消磨时光,对待年华流逝持有一种豁达的心态。
最后两句"溪僧有深趣,书至又相邀"描绘了一位生活在溪边的僧侣与诗人的交往,这位僧侣可能对某些事物有着更深的理解和喜好,而当诗人写信给他时,他也会以书信回应,两者之间保持着一段精神上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淡雅的语言,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三十年来往,中间京洛尘。
倦行今白首,归卧已清神。
坡暖冬抽笋,松凉夏健人。
更惭徵诏起,避世迹非真。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病来犹强引雏行,力上东原欲试耕。
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峰晴。
闲知有味心难肯,道贵谋安迹易平。
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
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
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