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溪楼书献郑员外

危槛等飞樯,闲追晚际凉。

青林上雨色,白鸟破溪光。

目以高须极,心因静更伤。

唯公旧相许,早晚侍长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站在高高的栏杆旁如同飞翔的船桅,悠闲地享受着傍晚的凉爽。
青翠的树林上方笼罩着雨后的色彩,白鸟划过溪面打破了水中的光影。
眼睛因为站得高而尽力远望,心里却因宁静而更加感伤。
只有您一直以来的赏识,期待何时能侍奉在您的身边,如同在长杨宫中一样。

注释

危槛:高高的栏杆。
飞樯:形容栏杆如航行中高耸的船桅。
闲追:悠闲地追寻。
晚际凉:傍晚时分的凉爽。
青林:青翠的树林。
上雨色:雨后天空的色彩似乎覆盖在树林之上。
白鸟:白色的鸟。
破溪光:鸟儿掠过水面打破平静的反光。
目以高须极:因为站得高所以想要看尽远方。
心因静更伤:内心因环境的宁静而感到更深的忧伤。
唯公:只有您。
旧相许:一直以来的赏识和认可。
早晚:何时。
侍长杨:在长杨宫中侍奉,比喻得到重用或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意境。"危槛等飞樯,闲追晚际凉"中的“危槛”指的是高处的栏杆,“飞樯”则是远处的船帆,这两者在诗人眼中都变得与日落的余晖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悠闲、宁静的氛围。接着“青林上雨色,白鸟破溪光”则具体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雨后的青林和偶尔飞过的白鸟,都映衬出了诗人所在之处的清幽与安详。

"目以高须极,心因静更伤"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灵因为环境的宁静而变得更加敏感,尽管外界是那么平和,但他的内心却无法完全放松,而是感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唯公旧相许,早晚侍长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某位朋友(郑员外)的思念和承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回忆起与朋友之间的约定,无论早晚都愿意侍奉在朋友身边,这也许是因为他感到自己与世俗的隔离,更加珍惜那些真正理解他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怀念旧友的情怀。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登汉州城楼

雨馀秋色拂孤城,远目凝时万象清。

叠翠北来千嶂尽,漫流东去一江平。

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欲下阑干一回首,乌归帆没戍烟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途怀友人

日落野原秀,雨馀云物闲。

清时正愁绝,高处正跻攀。

京洛遥天外,江河战鼓间。

孤怀欲谁寄,应望塞鸿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登鹳雀楼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

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禅院弈棋偶题

裛尘丝雨送微凉,偶出樊笼入道场。

半偈已能消万事,一枰兼得了残阳。

寻知世界都如梦,自喜身心甚不忙。

更约西风摇落后,醉来终日卧禅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