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五)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明朝却踏红尘去,羞向清伊照病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在外漂泊了三年,再未见到家乡的山峦
登上高楼,只有梦境中与你相会

注释

客路:旅途,指离家在外的生活。
三年:时间跨度,表示离家已很长时间。
山:家乡的山,象征着故乡。
上楼:登高望远的动作。
梦魂:梦境,心灵深处的思念。
明朝:明天。
红尘:世俗生活,这里指繁忙的社会。
清伊:清澈的溪水或人名,代指心爱的人。
病颜:形容病态或憔悴的脸色。

鉴赏

这四句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首句“客路三年不见山”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旅居在外,对故乡山河的深切思念。其次,“上楼相对梦魂间”则透露出诗人即便是在高楼之上,与友人的相逢也只如同梦境般虚幻,反映出对远方朋友的渴望。

第三句“明朝却踏红尘去”,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和尘世烦恼的无奈接受,同时也暗示着即将启程的决心。而末句“羞向清伊照病颜”则是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清伊可能是朋友的名字或者代称,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因病容色不佳而感到羞愧,对朋友的担忧和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来说,这四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一)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

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二)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

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

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三)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

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

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钟音。

成坏无穷事,他年复吊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韩子华石淙庄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

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岁晚馀苍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