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其一)

嫩柳初摇翠。怪朝来早有,飞花零坠。

洞门斜开,珠帘初卷,惊起谢娘吟缀。

蕊珠宫殿晓,谁乱把、云英揉碎。

气候晚,被寒风卷渡,龙沙千里。沈醉。深院里。

粉面照人,疑是瑶池会。

润拂炉烟,寒欺酒力,低压管弦声沸。

艳阳过半也,应是好、郊原新霁。

待更与上层楼,遍倚栏干十二。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翻译

嫩绿的柳枝开始轻轻摇曳,清晨时分,已有花瓣飘落。
洞门微微开启,珠帘刚刚卷起,惊动了闺中女子的低吟浅唱。
蕊珠宫殿在晨光中显得神秘,是谁不小心打翻了云英(仙花),使之散落一地。
夜色渐深,寒风吹过千里荒漠,让人沉醉于这深院之中。
院内女子的面容如粉黛照人,仿佛是瑶池仙女降临。
炉火映照着她的脸庞,寒气侵袭使酒力减弱,乐声低沉如丝。
艳阳已过半,想必是雨后初晴的郊原景色宜人。
我期待着登上高楼,倚靠栏杆,欣赏这满眼的美景。

注释

嫩柳:新生的柳树。
朝来:清晨。
飞花:飘落的花瓣。
洞门:庭院的小门。
谢娘:古代对女性的美称,此处指闺中女子。
蕊珠宫殿:神话中的仙宫。
云英:传说中的仙花。
龙沙:泛指沙漠。
沈醉:沉迷,陶醉。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比喻美好的地方。
润拂:滋润轻拂。
寒欺:寒冷侵袭。
管弦:乐器。
霁:雨后天晴。
层楼:高楼。
栏干:栏杆。

鉴赏

这首宋词《喜迁莺·其一》由晁端礼所作,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色和宴饮欢愉的画面。开篇"嫩柳初摇翠,怪朝来早有,飞花零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早晨柳树轻柔地摇曳,花瓣飘落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清新。

"洞门斜开,珠帘初卷,惊起谢娘吟缀",通过洞门微启、珠帘轻扬的细节,暗示了闺中佳人的出现,她的吟诵如珠落玉盘,增添了诗意氛围。接下来的"蕊珠宫殿晓,谁乱把、云英揉碎",将自然之美与仙境相融,表达出早春的瑰丽和神秘。

上片末尾,"气候晚,被寒风卷渡,龙沙千里",描述了春寒料峭,寒风吹过远方沙漠的情景,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峭之感。

下片转而写室内宴饮,"沈醉。深院里。粉面照人,疑是瑶池会",以沉醉的氛围和如瑶池仙女般的女子形象,渲染了宴席的奢华与欢乐。"润拂炉烟,寒欺酒力,低压管弦声沸",进一步描绘了炉火、酒香与音乐交织的热闹场景。

最后,"艳阳过半也,应是好、郊原新霁",预示着天气放晴,诗人期待登楼远眺,"待更与上层楼,遍倚栏干十二",表达了对美景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景色,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37)

晁端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一作元礼。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 字:次膺
  • 籍贯: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46~1113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其二)

伫立蘅皋暮,冻云乍敛,霜飙微列。

怅饮杯深,阳关声苦,愁见画船催发。

夜来红泪烛,还解惜、王孙轻别。

怅望处,乍金丝冷落,兰薰销歇。闻说。归兴切。

华鬓未生,得意浓时节。

画戟门开,斑衣追逐,晓日凤凰双阙。

帝城春信早,随处有、江梅攀折。

烂熳赏,也多应忘了,东堂风月。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御街行

柳条弄色梅飘粉。还是元宵近。

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

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

如今对酒翻成恨。春瘦罗衣褪。

王孙何处草萋萋,辜负小欢幽兴。

谁知此际,有人灯下,偷把归期问。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朝中措

短亭杨柳接长亭。攀折赠君行。

莫怪尊前无语,大多分外多情。

何须苦计,时间利禄,身后功名。

且尽十分芳酒,共倾一梦浮生。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万年欢

晨光射牖,新燕子、一一穿帘飞去。

露晞鸳瓦,萧瑟风生琼宇。

香篆烟消昼永,锁深院、榴花半吐。

映绛绡、冰雪肌肤,自是清凉无暑。

浮荣何用萦怀,冷笑看、车马喧喧尘土。

地偏心远,终日何妨扃户。

一枕江南好梦,泛孤棹、轻烟细雨。

被数声、幽鸟惊回,砌下槐阴亭午。

形式: 词牌: 万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