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凤凰山怀子瞻(其二)

数篇曾见使君诗,前后登临各一时。

妙舞新声难得继,清风明月却相宜。

朱阑行遍花间路,看尽当年题壁处。

更有何人问使君,青春欲尽花飞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登凤凰山怀子瞻(其二)》,通过对子瞻旧作的回忆和凤凰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数篇曾见使君诗”表明诗人对子瞻诗歌的欣赏,而“前后登临各一时”则暗示了他们曾经一同游历的美好时光已成过往。

“妙舞新声难得继”暗指子瞻的才情难以后继,暗示了对后世缺乏像子瞻那样才华横溢之人的惋惜。“清风明月却相宜”则借自然景象寄托对子瞻人格的赞美,认为他的精神如清风明月般永恒适宜。

“朱阑行遍花间路,看尽当年题壁处”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寻找子瞻昔日留下的痕迹,回味往昔的欢乐。“更有何人问使君,青春欲尽花飞去”以花的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发出对子瞻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孤独与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友人诗篇的追忆和眼前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登凤凰山怀子瞻(其一)

蜿蜒曲龙腰,山间隐楼观。

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

脩林霜雪馀,落叶青红乱。

想见洞中人,不知时节换。

咳唾落江东,江东两眼中。

举头触浮云,失脚惊飞鸿。

逢人自笑谋身拙,坐使红尘生白发。

入山便欲弃人间,出山又与松筠别。

形式: 古风

登冥山

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秋风变草木,樵径馀薪蒸。

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

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

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

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答张文潜

我贫无一锥,所向皆四壁。

瀛洲足风露,胡不减饥色。

昔闻杜氏子,剪髻事尊客。

君妇定不贤,三梳奉巾栉。

形式: 古风

答黄生

冰泥断道雪塞门,远坊累日无行人。

卧闻喧呼谁叩阍,稚子往问鹿骇奔。

黄生学诗用力新,急手疾口如翻盆。

冲风踏冻送七言,要令寒屋回春温。

是时积阴又黄昏,叫闹索火惊四邻。

迩来结字稳且匀,岂不见我参寥君。

嗟吾老矣心尚存,后来得子空马群。

径须赤手缚麒麟,四大海水一口吞。

丈夫意气抗浮云,道逢其人两手分,妒妇拊膺王右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