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名为《诗并序》之七十九。王梵志以通俗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死、因果、道德伦理等深刻主题,这首诗也不例外。
诗中首先提到“自死与鸟残”,意指生命的终结如同鸟儿的死亡一样自然,暗示了生命终有一死的普遍规律。接着,“如来相体恕”可能是指对生命的理解应像佛陀那样宽恕一切,接纳生命的自然循环,体现了佛教中的慈悲与宽容精神。
“莫养图口肠,莫煞共盘箸。”这两句告诫人们不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无节制地消费,强调了节制与适度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浪费行为的批评。
“铺头钱买取,饱啖何须虑。”这里提到通过花钱购买食物来满足饥饿,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提醒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不应过度沉迷于物质享受。
最后,“傥见阎罗王,亦有分疏取。”这句话以想象中的审判场景结束,暗示了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无论是生前的善行还是恶行,都将得到公正的评判。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探讨了人生哲学、道德伦理以及因果报应等深奥主题,语言质朴,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