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十三)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

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

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

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沈冥。

形式: 古风

翻译

君平已经离开尘世,世间也遗忘了他。
他在观察万物变化,探究生命的根源。
他在寂静中撰写道论,内心深藏不露。
驺虞象征吉祥,它并非空降,而是适时出现。
又怎能料想在那银河之上,他的名声如同白日照耀。
海客已经远去,无人能揣摩他的深沉之处。

注释

君平:指一位名叫君平的隐士。
弃世:离开人世,不再参与尘世纷争。
观变:观察世间万物的变化。
太易:宇宙的运行规律。
探元化:探索生命的本质和变化。
寂寞:孤独,寂静。
道论:关于道的理论或著作。
幽情:深藏不露的情感。
驺虞: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
虚来:无缘无故地出现。
鸑鷟:古代神话中的凤凰,象征吉祥和贤明。
天汉:银河。
高名:崇高的声名。
海客:海上来的客人,可能指君平。
沈冥:深不可测,形容君平的神秘和深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古风(其十三)》。从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代和英雄人物的追思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易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无情和时间的流逝,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时代,都难逃被时代抛弃的宿命。

"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 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变化、生命起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自然界和人类渊源的探索。

"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 这里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情景,通过“寂寞”、“空帘”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凄清和对知识探求的渴望。

"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 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一种自然界的声音,或许是比喻着某种真理或道德的出现,它们不是虚幻的,而是会在特定时刻发出声音。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 这里似乎是在追问如何能确知那些高远的事物,或是如何能让自己的名字传颂于世。

"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沈冥。"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远古时代的探寻,以及对时间深邃难以衡量的感慨。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和历史的沉重感,李白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宇宙以及历史变化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风(其十四)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古风(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裴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古风(其十六)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沈失相从。

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古风(其十七)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