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省庵

敢谓曾同学,巍科尚累君。

世须存我辈,天乃误斯文。

乡国缘当尽,衣冠哭忍闻。

何当车挽什,刻石累高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岂敢说曾经的同学,你的功名还让我羡慕。
世间需要我们这样的人留存,上天却似乎让文运衰落。
为了家乡和国家,你理应全力以赴,听到你的亲友悲泣怎能不心痛。
何时能用车载你的诗文,刻在高高的墓碑上以示纪念。

注释

曾同学:指过去的同学。
巍科:显赫的科举功名。
累君:让你的功名更加显著。
世须:世间需要。
斯文:指文运、文化。
乡国:家乡和国家。
衣冠:指士大夫阶层,这里代指亲友。
忍闻:难以忍受听到。
车挽什:用车载你的诗文。
累高坟:堆砌在高大的坟墓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直为悼念刘省庵而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哀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首联“敢谓曾同学,巍科尚累君”中,“敢谓”表达出诗人不敢相信昔日的同学竟然离世,而“巍科尚累君”则暗示刘省庵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过辉煌成就,但如今却成为他的负担,暗含命运无常之意。

颔联“世须存我辈,天乃误斯文”中,“世须存我辈”强调了诗人与刘省庵同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希望后世能记住他们,但又感叹“天乃误斯文”,暗示了刘省庵的早逝是对文坛的一种损失。

颈联“乡国缘当尽,衣冠哭忍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刘省庵家乡和亲友的悲痛之情,想象他在故乡的亲人听到噩耗,衣冠不整地哭泣,画面凄凉。

尾联“何当车挽什,刻石累高坟”描绘了诗人期望将来能以文字的形式,将刘省庵的事迹镌刻在墓碑上,让后人永远铭记,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是对故人的哀悼,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亡友的敬仰。

收录诗词(18)

谢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希孟。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历太社令,大理司直(《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宁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由添差嘉兴府通判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三一)。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七首

  • 字:古民
  • 号:晦斋
  • 籍贯:黄岩(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山居二首寄朝中故旧(其一)

苒苒年华渐向西,可能回脚下涂泥。

静收营虑还书卷,少有工夫入菜畦。

洁甚水蒲边白鸟,翩然风柳下黄鹂。

犹嫌宿处闻鸡犬,更待移深过虎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八)

长怀际天渊,短怀在眉睫。

吾门起典午,台徙今五叶。

中原气象属,前辈风流接。

柰何不竟书,而欲事作业。

感此怀短长,赋诗写胸胁。

形式: 古风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七)

渊明真学者,馀事聊为诗。

我读命子篇,怆彼已焉辞。

后来杜陵翁,自笑身长儿。

我昔过庭日,教诲真严师。

哀哀蓼莪泪,洒洒坟树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三)

长怀邴曼容,远慕蘧伯玉。

养志则安能,寡过亦所欲。

邈哉误儒冠,坐使衣食促。

籯书不论金,终身未易读。

洒扫惭老僧,日食才一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