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杂诗(其二)

飞梁度嶰壑,坡岮渐修曼。

连峰互晖阴,触目情态换。

登顿已云疲,腹饥亦思饭。

谁知山径长,去路甫过半。

四顾无一人,山头日将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所见所感。开篇“飞梁度嶰壑,坡岮渐修曼”,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间桥梁跨越深谷,山路蜿蜒曲折,展现出山势的险峻与壮美。接着“连峰互晖阴,触目情态换”,写出了山峰在阳光下或明或暗,变换着不同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登顿已云疲,腹饥亦思饭”两句,诗人表达了行走之苦,以及肚子饥饿时对食物的渴望,生活的真实感跃然纸上。紧接着“谁知山径长,去路甫过半”,感叹山道漫长,自己才走了一半路程,预示着旅途的艰辛还远未结束。

最后,“四顾无一人,山头日将旰”,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太阳即将西沉,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行的艰难与孤独,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山行杂诗(其三)

道旁见樵衣,疑是虎啖馀。

侧身望中岭,半黍形蠕蠕。

须臾负薪至,低唱过我车。

为言山猫多,危语讶仆夫。

语罢入林去,顿使余心孤。

形式: 古风

重至新安杂感(其一)

旧地重过思不禁,匆匆人事感消沉。

昔游城郭都如梦,胜句溪山待更寻。

林鸟尚窥前度客,岭云能识再来心。

黄须老子应无恙,可许谈诗坐漏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重至新安杂感(其二)

六六青峰卷幔收,当时因病滞冥搜。

山灵重与开生面,疟鬼何能阻再游。

旧物尚馀双蜡屐,此身无恙一扁舟。

祇愁明日丹台访,相见轩皇也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至新安杂感(其三)

司马清狂宾从贤,一时文宴极流连。

新符已绾鄱阳守,旧馆谁开北海筵。

到日仍看訚似市,个中会坐夜如年。

楼台易主人非昔,燕子生涯绝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