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
路极阴溪里,寒生暑气中。
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
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竹、杂木和溪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之美。开篇“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这里,“高低”二字生动地勾勒出竹林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积翠”则形容树木郁郁葱葱,似乎将清风都留住了。接着,“路极阴溪里,寒生暑气中。”诗人笔下的道路曲折,隐匿在阴翳的溪谷之中,即便是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受到阵阵凉意,显示出自然界的调和能力。
下片“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这里,“闲云”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它轻柔地覆盖在草丛之上,而“片水静涵空”则是对那一泓清泉所体现出的宁静与深远。最后,“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诗人终于看到了广阔的牧场,那里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这一切都让诗人的内心感到满足和敬佩,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
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
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
此地堪终老,迷痴自不知。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
虽云竹重先藏路,却讶巢倾不损枝。
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大片纷纷小片轻,雨和风击更纵横。
园林入夜寒光动,窗户凌晨湿气生。
蔽野吞村飘未歇,摧巢压竹密无声。
山阴道士吟多兴,六出花边五字成。
野禽未觉巢枝仄,稚子先忧径竹摧。
半夜忽明非月午,前庭旋释被春催。
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气应归笔底来。
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