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行答通平林簿

祖龙一出群儒怒,滔滔稷下如抽缕。

乐以声传非文字,千年阙断无人补。

昔有丈人壶山前,绍兴甲寅乙卯年。

定律不待累黍起,瓦缶皆可成宫徵。

更言吹律随隆污,百世不以一声拘。

此法汉魏周隋无,红泉得之延坐隅。

一时河汉东西奔,姓氏胡为旅人门。

我欲栩栩还皇坟,要以六琯为根原。

九箫鼓吹百物和,羽衣狼藉渔阳戈。

须信乐能召太平,非是太平为乐歌。

丈人宿草飞毵毵,乾旋坤转谁更堪。

忽有尺纸如春蚕,遗音石笋天一南。

三更把书不成眠,四更起坐霜月悬。

五更开门欲上马,至竟此人何山下。

形式: 古风

翻译

秦始皇一统,文人墨客愤慨万分,稷下学宫的议论声如同抽丝般稀疏。
音乐无需文字传达,千年的乐谱缺失,无人能够填补。
从前有个老者在壶山前,那是在宋绍兴甲寅乙卯年间。
制定法则不必依赖微小的黍粒,任何器皿都能发出音乐的旋律。
他还说吹奏音乐应随环境变化,即使历经百世,也不受单一音调限制。
这种方法在汉魏周隋时期并未流传,直到红泉之地才被发现并传承。
那时黄河长江的水奔腾,人们的姓氏为何变得像游子的行囊。
我渴望回归皇陵,探寻音乐的根本源头——六琯。
九种箫管与鼓吹交织,万物和谐,羽衣狼藉,战争的痕迹犹在。
确实,音乐能带来和平,而非和平时代才产生音乐。
老者已逝,草木纷飞,天地变换,谁能承受。
突然有一张尺长的纸如春蚕吐丝,留下古音在石笋天一南回荡。
深夜读书无法入眠,直到四更,霜月高悬。
五更时分,我打开门想骑马出发,但最终不知此人来自何方的山下。

注释

祖龙:秦始皇。
怒:愤慨。
滔滔:众多。
如抽缕:稀疏。
定律:制定法则。
累黍:微小的黍粒。
瓦缶:普通器皿。
宫徵:音乐旋律。
吹律:吹奏音乐。
隆污:环境变化。
红泉:地名。
延坐隅:被发现并传承。
河汉:黄河长江。
胡为:为何。
栩栩:生动。
皇坟:皇陵。
六琯:古代音乐器具。
根原:根本源头。
羽衣:战袍。
渔阳戈:战争。
太平:和平。
乐歌:音乐。
宿草:老者的墓草。
毵毵:纷飞。
尺纸:短纸。
春蚕:比喻。
遗音:遗留的古音。
石笋天一南:地名。
霜月:寒霜中的月亮。
悬:高挂。
此人何山下:此人从何而来。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亦之的《丈人行答通平林簿》是一首表达对古代音乐艺术失传的感慨与寻觅的诗。首句“祖龙一出群儒怒,滔滔稷下如抽缕”,暗指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儒家经典及音乐知识流失。接着,“乐以声传非文字,千年阙断无人补”强调了音乐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难以填补的空白。

诗人提及“丈人壶山前,绍兴甲寅乙卯年”,可能是在追溯一段关于古代音乐家或秘法的故事,他们能够不依赖文字,仅凭律吕之声来创作音乐。接下来,诗人赞美这种音乐的自由灵动,不受时代变迁的束缚,认为它超越了汉魏周隋的局限。

“红泉得之延坐隅”暗示着这个音乐秘法在宋代被发现,而“一时河汉东西奔,姓氏胡为旅人门”则描绘了人们因音乐的魅力而纷至沓来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恢复古代音乐传统的渴望,希望从“六琯”(古代乐器)中寻找根源。

最后几句,诗人深夜研读遗书,彻夜难眠,表达了对音乐真谛的执着追求。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复兴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见独斯行叔绮子为赴春试一出江头送别殊令牵怀聊为巴阑行一首以道此意云尔

巴阑独还岁月深,相送出门自沉吟。

十年交旧总如许,狂歌一曲伤人心。

今人读书如过客,壶飧只向市头索。

吾曹苦思肠几穿,安得相逢不索莫。

念我平生弄典坟,六月北窗长闭门。

雕肝篆肺得一句,旁人袖手评其文。

思量至此复一笑,如何跃马追年少。

我今闻说有场屋,两耳如聋怕听得。

网山山下月鱼亭,就船买鱼活煮羹。

何时挟册此来归,议论不到吾纵横。

故人年几今犹未,正好款门问知己。

时命相遭不用多,或在半言并片纸。

老人校书紫云楼,相见或问吾因由,为言索处海水头。

蓬莱方丈不可到,此心日夕徒生忧。

形式: 古风

古意

深夜步秋檐,明月照石阶。

所忆不可见,乃爱徒兴怀。

我欲挂天帆,长江风浪摧。

我欲跨绿耳,苍林烟雨回。

只有坐长想,佳人安在哉。

何时觌来袂,双目囧囧开。

形式: 古风

戏题稚春杜少陵诗集

十年萧萧去武林,橐中唯有谪仙吟。

君今失意还山窟,少陵诗集如明月。

自怪平生每相似,穷愁嗜好亦如许。

饭颗山头旧相逢,安得娟娟同处所。

故人语我明年冬,或骑大马长安中。

或倚书楼头如蓬,即见双剑终然同。

我闻此语欢且剧,视君状貌如其笔。

两目津津可终遁,此物应藏月鱼室。

月鱼文字非时好,已问菟裘吾将老。

绿烟亭下黄花时,两手抱取归柴扉。

形式: 古风

次韵致政吴丈和林县丞丹桂非时之什

青山湖上宅,丹桂月边枝。

菊蕊元同日,桐花却并时。

笼鹅翁不俗,蜡凤子多奇。

须信三秋好,先从数月期。

蓝田一厅壁,黄卷五男儿。

问礼当年事,芹宫未颂僖。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