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
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居遁所作的《偈颂并序》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九十三”。在诗中,诗人以一种深邃的哲理和禅意,探讨了人生与宇宙的奥秘。
“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诗人首先向所有寻求智慧和真理的人发出提问,引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
“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这句诗揭示了佛教中的核心理念——觉悟之道。通过深入理解宇宙的真理(达道),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自性),而这个本性即是佛性,即如来。在这里,诗人强调了内在的觉醒和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解脱来自于对自身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简洁而深邃,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生命、自我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禅宗思想中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精髓。
不详
天真元具足,修证转差回。
弃本却逐末,祇守一场呆。
君若随缘得似风,吹沙走石不劳功。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在尘出尘,如何处身?见善努力,见恶莫亲。
纵居暗室,如对大宾。乐情养性,逢危守贫。
如愚不愚,修仁得仁。谦让为本,孤高作邻。
少出为贵,少语最珍。学无废日,时习知新。
荣辱慎动,是非勿询。常切责己,切忌尤人。
抱璞刖足,兴文厄陈。古圣尚比,吾徒奚伸?
安问世俗,自任天真。奇哉快哉,坦荡怡神。
閒行閒坐思攀缘,多是东林古寺前。
小瀑便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
卢楞伽画苔漫尽,殷仲堪碑雨滴穿。
今欲更崇莲社去,不知谁是古诸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