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
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起庐无旧邻。
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女的孤独与悲凉。她独自一人,头发垂下,身边没有家人。连墓地都无法托付,更不用说能够有人主持祭祀之礼。这位孝女在无依无靠的情况下,只能相对而泣,而她所居住的地方,也是孤立无援,没有旧邻可以依靠。诗的最后一句“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则将孝女的悲伤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她的哀愁和环境的荒凉。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暗示,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孤独境遇的感慨。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
不怕骑生马,犹能挽硬弓。
兵书封锦字,手诏满香筒。
今日身憔悴,犹誇定远功。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
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
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
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
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
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
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
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