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送周钺往江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流年变迁的感慨。
"东西南北郡,自说遍曾游。" 这两句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广泛的生活经验和深邃的情感世界。"东西南北郡"指的是各个方向的郡县,而"自说遍曾游"则表明诗人亲身经历过这些地方,蕴含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接着的"人世终多故,皇都不少留。"两句,通过强调人生中难免有许多离别与分别,以及皇帝都无法阻挡时光流逝的情景,传达了诗人面对友人的远行所感到的无奈和悲凉。
"郢城帆过夜,汉水月方秋。" 这两句则是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来营造离别的氛围。"郢城帆过夜"描绘出夜色朦胧中船只徐徐驶过郢城的情景,而"汉水月方秋"则以汉水之畔的明月,烘托出初秋的宁静和寂寞。
最后两句"此谒亲知去,闻猿岂解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希望通过自然的声音(如猿啼声)来抚慰内心的忧愁。这里的"此谒"是一种委婉的告别,而"亲知去"则是对即将远行的朋友深情的留恋。"闻猿岂解愁"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听闻山林中的猿啼声来缓解心中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和对流年易逝的无常感受,是一首婉约而哀愁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