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慈观长老求赞

监本倔强,弗善劳谦。不识拙庵,他最不堪。

他亦人耳,我亦人耳。空自合空,水自合水。

卖弄跨门一机,至死无人发市。

父有重牙,其子无齿。没齿穿龈,如是如是。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人性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监本倔强,弗善劳谦”与“他最不堪”进行对照,揭示了在社会中不同性格和行为方式所导致的不同命运。通过“不识拙庵”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上那些不被理解或低估的人的同情。

“他亦人耳,我亦人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每个人都是独立且具有价值的存在。接下来的“空自合空,水自合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暗示了个体与世界的和谐共存,以及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卖弄跨门一机,至死无人发市”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某些人为了追求表面的成就或名声,不惜手段,但最终却无人认可或欣赏,暗含了对虚荣与真实价值之间冲突的思考。

“父有重牙,其子无齿”通过比喻,指出家族传承中的不连续性,即使家族中有杰出的人物(“重牙”),后代也可能无法继承或展现同样的才能(“无齿”)。

“没齿穿龈,如是如是”则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性,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将成为过去,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接受这一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性、社会现象、个人价值与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师求赞(其一)

平常心,摩竭合。砥柱不摇,风雷不迅。

拈了也,示祖敬。无法商量,一印印定。

形式:

小师求赞(其二)

不会道,不会禅。更求文墨,掘地觅天。

别调宫商妙不传。

形式: 押[先]韵

檀木白衣相赞

斤斯运,垩斯斲。鼻不伤,立自若。

臻极之技,与物不二。惟其不然,一理万致。

我观此像,殆非人为。就能为之,技不宅微。

矧此匠氏,应以此机。应以此身,化巧幻奇。

曰余眊然,两眼如镜。弗能审观,独以耳听。

反听绝眹,对此殊胜。小白花山,下瞰巨浸。

形式: 古风

慈感圭老请赞无量寿像

十方取土,曰清泰城。又曰极乐,与苦浊邻。

厌苦知乐,不毫忽间。一念勇往,即念而瞷。

惟忆惟念,匪疾匪迟。忆而不忘,念兹在兹。

如求亡子,如丧考妣。如疢需石,如渴需水。

以如是故,曾何远人。人人亡羊,入生死轮。

法法惟心,心亦非心。郑卫嘈杂,水鸟树林。

悠悠渐修,额额阐提。同摄罔遗,妙在不疑。

疑则疑城,日劫倍蓰。东隅既失,桑榆可冀。

粤若二仲,达圆顿机。路壅般舟,手自剪夷。

池栽芬陁,社结名胜。一十有八,是修是证。

天台嗣响,的传自衡。和者如云,调高倡宏。

六朝逮今,衣冠缁褐。愚夫愚妇,爰同此筏。

哂乃二瓠,载沉载浮。即窒即海,善柳柳州。

见月因摽,执指成咎。舍有相佛,观无量寿。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