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遇姚二存御史,与谈虔事

暂驻青骢马,虔州我近过。

大都堪将少,无取调兵多。

万幛缠西岭,孤城阻尺波。

诸军非百战,此去欲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在会昌遇到姚二存御史时所作,主题围绕着对虔州的访问和对当地军事情况的探讨。钱澄之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对虔州地理环境的独特观察和对军事策略的独到见解。

首句“暂驻青骢马,虔州我近过”,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骑着青骢马匆匆经过虔州的情景,一个“暂”字,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短暂停留,同时也暗示了其行色匆匆的状态。

接下来的“大都堪将少,无取调兵多”,则蕴含了深刻的军事哲学思考。钱澄之在这里强调的是,有效的军事行动往往在于精兵简政,而非一味追求兵力的庞大。这不仅是对当时军事状况的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战略战术的独到见解。

“万幛缠西岭,孤城阻尺波”两句,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虔州的地理特征。山岭连绵,云雾缭绕,孤城独立,波涛汹涌,这样的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隐喻了当地军事防御的艰难与复杂。

最后,“诸军非百战,此去欲如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虔州军事形势的担忧和思考。在经历了百战之后,军队是否真的能够取得胜利?这一疑问,既是对当前军事策略的质疑,也是对未来的深深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钱澄之对地理环境的敏锐洞察,对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钱澄之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其一)

驿路凋残何处行,又穿烽燧赴荒城。

渡头虎迹沿溪去,村外鸡声冒雨鸣。

鸟帽即今双短鬓,青山依旧两狂生。

相看漫洒吴江泪,已听褒纶赠杲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其二)

炊烟泄处指单车,落落风流想孟嘉。

荒涧暗生江岸草,野田閒放故园花。

民因兵乱稀开肆,吏以官清早放衙。

见说折腰终日苦,微霜已点鬓边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哭漳浦师(其一)

宣麻几日点朝班,谁遣单车自出关?

久信赤符成两汉,空佔紫盖照三山!

总戎已弃全军遁,丞相何难匹马还。

长啸请缨虚有愿,惟馀涕泪洒龙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哭漳浦师(其二)

去岁吴门已变名,市中卖饼识邠卿。

曾将逃死嗤张俭,何取狂生荐祢衡!

南极有星通夜动,天隅一柱早时倾。

入关狼狈音容阻,回首铜山哭几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