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赞

请慈明晚参,对白雪大笑。为父不慈,为子不孝。

个般驵?行藏,敢称瞎驴种草。

争怪人言不解禅,熨斗煎茶不同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讽刺手法,展现了对传统道德与宗教修行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慈明晚参,对白雪大笑”这一场景设定,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礼教的戏谑态度。接下来,“为父不慈,为子不孝”两句直指社会伦理的核心问题,矛头指向了家庭关系中的道德缺失,揭示了在追求宗教修为的同时,对世俗伦理的忽视。

“个般驵?行藏,敢称瞎驴种草”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批判,将修行者的行为与世俗的评价体系相对照,指出即使在宗教领域内,也存在着与道德标准相悖的现象。这里的“驵?”可能是指行为古怪、不合常规的人,诗人借此形象地表达了对那些自以为是、言行不一的修行者的讽刺。

最后,“争怪人言不解禅,熨斗煎茶不同铫”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煎茶,来隐喻修行者与世俗之间的差异,以及他们对于理解禅理的困惑。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修行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的探讨,也暗含了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禅宗精神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而辛辣的方式,对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宗教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也提出了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质疑。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痴绝和尚赞三睡

赞也喜,骂也喜。醒也睡,困也睡。

善男子起,法性如是。

形式: 古风

东山赞

棚入啰扎,君子可入。

附子同乡一样辣,酸馅嚼破一团铁。

馅子一句,未敢相许。弗是没人情,个中无肯路。

形式: 古风

永明寿禅师赞

客吟灯残,猿啼月落。衲帔蒙头,千岩万壑。

指破凡夫,为等觉妙觉。齐大小乘,于钱索井索。

纵大辩于谈笑,寄虚怀于冥莫。

所谓百轴宗镜之文,如太山之一毫芒。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非心亦非佛,破镜不重光。

形式:

大慧师祖赞

絷空云带,补太虚缝。秘以自传,公与众共。

卷覆大千舌于洋屿云门,不与摩竭同条。

袖掷大千手于梅州衡阳,不与净名同梦。

至于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洎百家异氏之书,杂然前陈,无断无灭,有元有统。

瞥转一机,五峰敛眉。伎俩尽也,放下竹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