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
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
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
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
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
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
此诗描绘了从秦至明,长安地区社会风貌的变迁。开篇“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点明长安作为古都的历史地位和曾经的繁荣景象。接着“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两句,以对比手法揭示了秦末社会秩序的混乱,礼法松弛。
“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转而描述西汉时期,长安作为首都,各地文化汇聚,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社会风气。“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则聚焦于民间风尚,展现了游侠之风盛行,奢侈浪费被视为常态的景象。
后半部分“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承上启下,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教化逐渐发生改变。“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总结全诗,强调在圣明之世,社会习俗更加淳朴善良,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通过历史变迁的视角,反映了长安地区社会文化的演变,以及作者对于社会进步的期待。
不详
关中号形胜,古称帝王都。
四塞地固险,三辅势匪孤。
河山相表里,土壤复膏腴。
九朝迭建国,雄丽称名区。
繄昔全盛日,孰不拟黄虞。
一朝运祚去,宫殿莽丘墟。
所恃竟安在,无乃昧良图。
在德不在险,斯言诚匪虚。
闻昔未央宫,缔构极弘丽。
周遭数十里,台殿咸称是。
虽云可重威,何以训来裔。
文皇撒露台,诚足范后世。
纵目咸阳原,陵墓高嶙峋。
佳气久萧索,秋雨暗荆榛。
重泉閟玉匣,芳草埋石麟。
神灵竟何在,倏经千百春。
偶思薛平事,茫昧奚足云。
张侯有高识,允矣社稷臣。
晓出城东门,山川入遐睇。
纵观细柳营,重感当年事。
军容不入国,将军宜不拜。
棘门与灞上,无乃真儿戏。
条侯乃虎臣,足膺藩屏寄。
寥寥已千年,此事孰能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