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韵即事

太一游行遍九宫,世间无地可宽容。

坤维莫傍剑门阁,衡岳何依天柱峰。

睨柱傥能回赵璧,思鲈安用过吴松。

群羊竞语遽如计,欲息兵戈气甚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太一神游遍九个星宫,世上没有地方能容纳
坤卦方位不要靠近剑门阁,衡山该依靠哪座天柱峰
斜眼看柱子若能换回赵国美玉,想念鲈鱼又何必经过吴淞江
群羊争鸣急切如在计议,想要停息战乱气氛非常浓厚

注释

太一:古代神话中的最高神。
九宫:古代星象学中的九个方位。
剑门阁:古代地名,位于四川剑阁县。
衡岳:指衡山,五岳之一。
天柱峰:衡山的一座高峰。
睨柱:斜眼看柱,比喻坚定立场。
赵璧:赵国的美玉,代指珍贵之物。
吴松:古代地名,今江苏吴淞江一带。
群羊:比喻众多的人或势力。
兵戈:兵器,战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历者在九宫之间的行走,感受到世间无处容身之苦。诗人通过坤维剑门阁、衡岳天柱峰这些地理名胜,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无依。同时,诗中提及历史人物赵璧和吴松,展现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

“睨柱傥能回”一句中的“傥”,在这里可能有强作之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挣扎。最后,“群羊竞语遽如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恐慌,而“欲息兵戈气甚浓”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但这种愿望在当时的战乱中显得尤为奢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联想,抒发了诗人对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背景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再和李丞相游山

海山幻出化人宫,楼观新崇万指容。

云雾入檐银色界,藤萝昏雨妙高峰。

放怀久已参黄檗,雅志无疑伴赤松。

欲去更闻狮子吼,忘归桥下兴犹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友人书怀(其一)

此生无意入修门,粗饱鸡豚短褐温。

卜筑几椽临水屋,经营数亩傍山园。

酒杯剩喜故人饮,书帙能遮老眼昏。

身世颇同猿择木,功名谁问鹤乘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友人书怀(其三)

布谷催春惜雨乾,白鸥江上未盟寒。

且倾客子酴醾酒,共享先生苜蓿盘。

我已悬车羞碌碌,公当鸣佩称珊珊。

休文才思虽多病,可是空吟红药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友人书怀(其二)

肠断春风杨柳花,中原何日再京华。

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徒传舞两娃。

会见敌营如竹破,不应淮甸又兵加。

频年寒食常为客,强索芳樽乐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