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棹歌(其五)

五曲倚棹歌,大隐此山住。

石笋断续三,危梯半空踞。

絙度百千盘,却如猱在树。

脚下可怜生,但须蓦直去。

仙掌几条痕,触著我痒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武夷山九曲溪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五曲倚棹歌”,诗人坐在小舟上,随着溪流缓缓前行,轻声吟唱,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接着,“大隐此山住”一句,点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中生活的赞美。

“石笋断续三,危梯半空踞”描绘了九曲溪沿途的奇石峭壁,石笋林立,险峻的山路如同猴子攀树般令人胆战心惊。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絙度百千盘,却如猱在树”中的“絙”指的是绳索,诗人通过绳索攀爬百千级的阶梯,形象地表现了克服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暗喻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考验。

“脚下可怜生,但须蓦直去”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即使脚下是未知与困难,也要坚定地向前迈进。

最后,“仙掌几条痕,触著我痒处”以仙掌象征高远的理想或目标,几条痕迹则是诗人追求过程中留下的印记。这句话既是对自我成长的反思,也是对理想追求的激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夷九曲棹歌(其六)

六曲倚棹歌,陡绝天游观。

一湾三四峰,到此全身现。

远近有高低,性情无背面。

我欲共天语,天人恐河汉。

击碎太虚空,举头天外看。

形式: 古风

武夷九曲棹歌(其七)

七曲倚棹歌,古寺风雷陷。

陷石垂为洞,洞门为石扇。

坠者为石梁,梁下水为涧。

小口才通人,中有田园便。

千载空桃花,止许灵云见。

形式: 古风

武夷九曲棹歌(其八)

八曲倚棹歌,窗虚石楼古。

周遭尽石头,路滑无寸土。

石鼓悬其傍,涂毒难吞吐。

老我弄琵琶,相逢殊莽卤。

禾山今不在,阿谁解打鼓。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武夷九曲棹歌(其九)

九曲倚棹歌,三教森然立。

西去与西来,东家处其一。

三峰笑点头,我体即汝质。

世人见有三,歧路百千亿。

空翠难强名,与汝安名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