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一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乐静时。

药里君臣慵点对,琴中文武倦更移。

鼎间龙虎忘看守,棋上山河废指挥。

亦恐因而害天性,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吟诗作赋,诗只是他在宁静时的乐趣。
在制药时,他懒得去仔细调配君臣药剂,弹琴时也已无心转换曲目。
烹饪时忘记照看炉火,下棋时也不再指挥攻防布局。
他甚至担心这些会损害他的天性,所以欧阳修并非只爱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爱吟诗:热爱写诗。
乐静时:在安静的时候。
药里君臣:中药方剂中的主药和辅药。
慵点对:懒于精细调配。
琴中文武:琴声中的文武之气。
倦更移:疲倦而无法变换曲目。
鼎间龙虎:烹调时的火焰,象征药力或烹饪技巧。
忘看守:忘记照看。
棋上山河:棋盘上的局势,比喻军事或战略。
废指挥:不再指挥。
因而害天性:因此可能影响本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首尾吟》其一二○,主要体现了诗人邵雍的个性和生活态度。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开门见山,诗人明确表示他并非单纯为了爱好诗歌而写诗,而是诗作为他宁静心境的自然流露。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淡泊:在制药时懒得详细调配,弹琴时也已无心切换曲目;烹饪时专注于食材本身,甚至忘记看守;下棋时沉浸其中,以至于忘记了战争的布局。最后两句“亦恐因而害天性,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人担心过于沉迷于诗文会损害自己的本真天性,再次强调他的诗并非出于刻意追求。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邵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自然态度,反映出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三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笑时。

闲散何尝远人事,语言时复泄天机。

至微勋业有难立,尽大功名或易为。

成败一归思虑外,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一二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强时。

事到强为须涉迹,人能知止是先机。

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岂无平路坡。

省力事多人不做,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七十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十月时。

寒日无光天色远,阴云不动柳丝垂。

园林叶尽鸟未散,道路风多人更稀。

满目时光口难道,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伫立时。

有意水声千古在,无情山色四边围。

孤鸿远入晴烟去,双鹭斜穿禁柳飞。

景物不妨闲自适,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