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其四)步梅村先生韵

忽忽清愁如病。望断天涯归信。

薄幸惯飘零,空把金钱卜尽。愁听。愁听。

人道清明将近。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鉴赏

这首《如梦令》(其四)由清代诗人张令仪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韵律安排,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忽忽清愁如病”,开篇即以“清愁”形容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忧郁,仿佛疾病一般缠绕不去,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沉重与复杂。紧接着,“望断天涯归信”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在无尽的思念中,渴望着远方亲人的消息,却只能徒劳地眺望,体现了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薄幸惯飘零,空把金钱卜尽”,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与漂泊之后,金钱已无法满足内心的渴望,反而成了徒劳的寄托。这里不仅反映了物质的匮乏,更深层地揭示了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失落。

最后,“愁听。愁听。人道清明将近。”以“愁听”二字开头,重复使用,强化了愁绪的持续与深重。在等待清明节到来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心中充满了更多的愁思与期待。清明节的到来,或许意味着对逝去亲人的追忆,也可能是对生活希望的一丝寄托。然而,在这愁绪中,无论时间如何流转,那份深切的思念与孤独感始终难以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韵律安排,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与漂泊中的愁绪与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期待。通过“清愁”、“天涯归信”、“薄幸飘零”、“愁听”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收录诗词(108)

张令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仙引

纱幔风凄,妆楼月惨,重来问字销魂。

缘底事,遽归真。千呼万呼无语,画里风姿俨若存。

弱女啼红,娇儿衣白,触目酸辛。难堪奉倩伤神。

叹失却、芦帘对咏人。

收拾芸编,表扬藻采,细勒贞珉。

自愧疏才,春风曾坐,何物能将寸意申。

数卷金经,浣薇自写,联答师恩。

形式: 词牌: 云仙引

点绛唇.春晚,和陆素窗姊韵

昼静帘垂,落花满地莺无语。乱愁如许。

不共春归去。伫望天涯,一带云连树。人何处。

相思难诉。分付风前絮。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青玉案.寄呈心斋先生

新凉夜散梧桐树。高阁卷帘凝伫。

人隔蒹葭谁共语。

风前短笛,柳梢残月,尽是牵愁处。

浮云富贵何堪数。转瞬韶华不如故。

去去仙源寻旧路。

青衫云鬓,红裙泪眼,总被多情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风入松.题谢文节公遗琴,奉简素江先生按谱

太和终古在人间。古调至今弹。

烬馀不朽传清散,遗琴比、埋剑重看。

文谢音容珠璧,一弹再鼓燕山。黄钟律中彻天关。

名教自安闲。雉媒鼎镬逃威地,寻芳躅、来者怡然。

如此从容风度,千秋足和薰弦。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