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其一)

骚人思苦骨岩岩,百里携诗相就谈。

故作微词挑迁客,不嫌春雨湿归衫。

少年旧喜登高赋,老病今成见敌惭。

问我近来谁复可,对君聊拟诵《周南》。

形式: 古风

翻译

文人思绪深沉如坚石,相约百里共论诗篇。
故意用含蓄的话语触动被贬之人,不介意春雨打湿回家的衣衫。
年轻时喜欢登高吟诗作赋,如今老病缠身,见到对手都感到羞愧。
问我近来还有谁能比得过,我姑且向你朗诵《周南》以应对。

注释

骚人:文人。
苦:深沉。
骨岩岩:如坚石。
携:携带。
相就谈:相约共论。
微词:含蓄的话语。
挑:触动。
迁客:被贬之人。
春雨:春雨。
湿归衫:打湿衣衫。
少年:年轻时。
登高赋:登高吟诗作赋。
老病:老病缠身。
见敌惭:见到对手羞愧。
近来:最近。
谁复可:谁能比得过。
聊拟:姑且。
诵:朗诵。
《周南》:古诗篇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其一)》。诗人以自己的心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感慨。"骚人思苦骨岩岩"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坚韧如岩石;"百里携诗相就谈"则体现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路途遥远,也愿意带着诗篇前来交流。"故作微词挑迁客"暗示了诗人可能遭遇贬谪,但仍以轻松的方式挑逗友人,展现出豁达的态度;"不嫌春雨湿归衫"则寓言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不顾春雨打湿衣衫也要赴约。

"少年旧喜登高赋"回忆起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喜好吟诗作赋;"老病今成见敌惭"则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疾病缠身的无奈,面对友人,自感不如当年。最后,诗人以谦逊之态询问近来谁能与秀才比肩,而他自己只能姑且效仿古人诵读《周南》,表达了对吴厚秀才的敬佩和对自己才华的自省。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沧桑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热烈赞美,展现了苏辙诗歌的深沉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其二)

久欲归田计未成,羡君负郭足为生。

躬耕不用千钟禄,高卧谁知万里征。

已觉安闲真乐事,可怜辛苦尽浮名。

隐居便作江南计,为觅佳山早寄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其三)

一卷新诗锦一端,掉头吟讽识芳酸。

哀歌永夜悲牛角,朗咏扁舟笑杏坛。

间发笙簧犹可拟,弃捐斤斧定知难。

继君高韵君应笑,咀嚼归途久据鞍。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次韵宋构朝请归守彭城

得郡迎亲愿不违,书来无复寄当归。

马驰未觉西南远,乌哺何辞日夜飞。

湖水欲平官舍好,茶征初复讼氓稀。

平反闻道加餐饭,五裤应须换破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张去华院中感怀

登朝已老似王阳,脱叶何堪雾雨凉。

案上细书憎蚁黑,禁中新酒爱鹅黄。

临阶野菊偏能瘦,倚槛青松解许长。

仕宦不由天禄阁,坐曹终日漫皇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