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三)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儿貌转丰。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忙碌的人生纷繁如疾风,快速消磨掉三彭和五虫的生命。
不让狐狸靠近药炉,必须让龙虎守护无为的真谛。
炼丹炉中的珍贵药材定时加火,腹中婴儿般的精华逐渐丰满。
善良男女若能理解这些话语,切勿沉溺于享乐而迷失其中。

注释

劳生:忙碌的生活。
扰扰:纷繁不安。
疾如风:像疾风一样快。
三彭:古代传说中的三种恶鬼。
五虫:泛指各种小虫子。
药灶:炼丹炉。
龙虎:道教中象征天地或阴阳的神兽。
真空:无为、空灵的状态。
鼎中宝物:炼丹炉中的珍贵药材。
添火:添加燃料。
腹内婴儿:比喻内在的精华。
貌转丰:状态变得丰满。
善女善男:善良的男女。
花酒:美酒和欢愉。
堕迷中:陷入迷惑之中。

鉴赏

这首金丹诗出自宋代张继先之手,属于内丹修炼的指导诗。全诗围绕着修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警示进行。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这两句指出在修炼过程中,必须迅速地消除内心的杂念(劳生)和体内的病邪(三彭、五虫),以确保修炼环境的纯净。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这里的“狐狸”比喻那些负能量,“药灶”则是指内丹的宝物。诗人告诫修士必须防止负面能量的侵入,并通过内丹修炼,让自己的内在达到如龙虎般强大和纯净的境界。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儿貌转丰。"

“鼎中宝物”指的是内丹中的真元(即真气、真水),而“添火”则是指适度地加温煅炼,使得内丹逐渐成熟。“腹内婴儿”象征着修炼后所获得的纯净之体,这里的“转丰”表示婴儿的健康成长。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诗人在这里劝导所有有志于修炼的男女(善女善男),要去追求这份内丹之道,不应沉迷于世间的五色诱惑(花)和饮酒等物欲,以免走上歧途。

整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传递了修炼内丹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保持清净、防止干扰,最终达到身心两方面的完善与升华。

收录诗词(210)

张继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字:嘉闻
  • 号:翛然子
  • 籍贯:林灵素真
  • 生卒年:1092-1127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二)

乘龙驾鹤不须惊,此是金丹一粒灵。

五色云龙腾海底,九回风虎到天庭。

琼花合处看壬癸,紫府交时藉丙丁。

此理要明非下士,除非名是少微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一)

瞥然光景几时休,出入轮回去复收。

只为贪痴缘底事,不思清静学真修。

虎龙便是升天驾,铅汞元为出世舟。

多少神仙哀俗辈,故留丹诀救凡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

贪著浮名浮利身,不思光景走频频。

只贪眼下红颜好,不觉头中白发新。

药鼎坚牢延寿命,情思放恣损天真。

劝君求取金丹诀,养个婴儿脱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十九)

劳生扰扰去如梭,火急修真逐鬼魔。

好把浮沉翻北海,莫将梦幻恋南柯。

甲庚鼎内金非少,卯酉坛中土亦多。

只自荧煌光一室,斋心服了脱微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